全国党建网站联盟【展开】
当前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 征文选登 > 正文
变“包袱”为“宝贝”
发布日期:2008-10-08      | 字体大小:【

 变“包袱”为“宝贝”
——健全农村困难党员关爱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党员是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党员的先进性,首先要体现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农村党员在经济上处于贫困和落后状况。各级党组织过分强调党员履行义务、发挥作用,忽视了对他们的关心帮助,特别是对农村贫困党员的关心帮助明显不够。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困难党员关爱机制,对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加强党在群众中的吸引力、感召力,创造平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四特征”——导致农村党员成为“包袱”

    1、从组成特征看,党员无职的偏多。当前农村困难党员结构较单一,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过去曾担任过村组干部现已退下来的无职党员;二是参军入伍退役后“解甲归田”的党员;三是普通党员。

    2、从年龄特征看,结构日益老化。困难党员年龄较大的占大多数,“十个党员九颗牙”现象普遍。

    3、从文化特征看,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困难党员一般因为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大多数只有小学文化,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文盲,文化层度最高的一般也只有初中文化。他们对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接受能力差,缺乏相关生产技术,致富本领不强,生活困难。

    4、从日常生活收支特征看,经济收入偏低。生活上或靠子女照顾、或靠亲戚朋友接济、或靠政府救济,其生活条件、居住环境普遍恶劣,处于较贫困的生活状态。 

    以上四个特征导致一些农村党员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而这些困难又不是凭借他们自己的力量在短期内就能摆脱和解决的。于是,造成这些党员无力施展自己的抱负,更无法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在农民中形成了党员不如群众的不良现象,影响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形象,反而成为了群众口中的“包袱”。

    二、“四因素”——引发党组织“对症下药”

    出现农村困难党员这一特殊弱势群体,既有农村困难党员的个人因素,也有当前帮扶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更深次的社会因素。我们应该找准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

    1、部分农村党员主观上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类型”:一是因“病”致贫。困难党员由于年龄大,身体也普遍较差,病痛折磨,丧失劳动力;二是因“老”致贫。要么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父母老了,子女不孝,无人赡养。三是因“脑”致贫。要么由于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能力和脱贫致富的能力,抱有“破罐子破摔”等思想,失去党员的先进性;

    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角度看,农村困难党员关爱机制在构建过程中暴露的一些薄弱环节也是导致农村党员困难的重要深层次因素。 

    2、对农村困难党员帮扶工作认识不深。具体表现为“三不”:一是部分单位和个人认识不清,认为困难党员帮扶救助是党组织和党员的事,与政府和自己无关。二是小部分基层干部态度不端正,认为困难党员是负担,不愿意深入到基层与他们直接接触和交流。三是部分困难党员自强自立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依靠自身努力来摆脱贫困的信心;还有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党员“眼高手低”,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

    3、对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投入不足。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投入的资金数量不足,主要是指思想帮扶的多,资金帮扶的少。二是投入的资金渠道不宽,主要是指党内帮扶的多、社会帮扶的少。三是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主要是指临时帮扶的多,经常性帮扶的少。
  
    4、农村困难党员帮扶工作效果不实。关爱机制运行中主要存在“三难”:一是帮扶的对象确定难。有的地方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致使在确定帮扶对象时,“拍脑袋”决议现象存在,困难党员“老面孔”比较多。二是帮扶的措施落实难。有的村党支部以工作忙为由没有很好的开展,致使党员致富本领不高和盲目发展了一些脱贫、致富潜能不大的党员。三是帮扶的效果显现难。有些村党支部应急性、“输血”式的救济方法,治标不治本,甚至不仅不能彻底解决贫困现状,反而助长了一部分贫困党员的懒惰习性,产生依赖思想,致使越帮越靠、越靠越穷。

    三、“四健全”——让“包袱”变为“宝贝”

    建立健全农村困难党员相应的帮扶机制是解决农村困难党员特别是老年困难党员的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1、健全工作机制。要坚持把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工作列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一要在思想上形成共识。要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自觉把关心帮助农村困难党员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紧抓不放。二要在责任上明确目标。要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要实行目标管理,强化工作责任,要坚持把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工作与党员干部的考核、争优、任免使用相挂钩。三要在工作上形成制度。要完善督查制,实行帮扶承诺、脱贫验收等制度。要坚持结对联系帮扶制,认真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对联系帮助农村贫困党员。要大力表彰结对帮助农村贫困党员的优秀党员干部和党政机关部门。使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2、健全科学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困难党员台帐,规范管理,为困难党员实施帮扶提供依据。一是界定帮扶标准。要按照实际情况,科学界定帮扶的标准。按照生活特别困难、比较困难、暂时困难等档次确定帮扶标准。二是确定帮扶对象。每年要对困难党员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确定下一年的帮扶对象。同时,要规范困难党员的申报程序,确保帮扶对象的准确和有效。三是建立帮扶台帐。要结合党员计算机信息建库工作,建立农村困难党员信息台帐,对农村困难党员进行分析、归类,按照轻重缓急确定帮扶对象,有针对性地帮扶。 

    3、健全配套优惠政策。要坚持以制定并落实配套优惠政策作为工作重点,切实为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提供政策支持。一要落实救济救助政策。对患有重大疾病、长期患病或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困难的农村贫困党员,采取定期补助、发放慰问补助金和临时救济救助等多种形式的帮助。努力缓解农村贫困党员“因病致贫”问题。二要落实养老保障政策。要组织农村贫困党员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解决农村贫困党员“因老致贫”问题。三要建立党员帮困基金。采取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社会各界捐帮等办法,积极筹措建立党员帮困救助基金,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具体困难。

    4、健全活动载体。要坚持把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工作融入农民增收工作中去,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大力帮助农村党员发展致富产业,促进农村基层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一是使支部加协会“引路”。农村专合组织是联结农户、企业和市场的纽带。要通过支部加协会这种党建工作新形式,引导农村困难党员从事市场农业,掌握市场行情,了解农产品销售信息,增强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让农业产业化“扶强”。要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立农业产业化建设,积极引导农村贫困党员发展规模种养殖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三是树党建示范工程“带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注重引导农村贫困党员在农村党建活动载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贫困群众一同致富奔小康。对脱贫致富农村贫困党员先进典型要隆重表彰,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切实营造党员人人早脱贫快致富争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解决农村困难党员的“因脑致贫”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关注关爱农村党员弱势群体是关键,更是增进党内和谐,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只要坚持做好对农村困难党员的帮扶工作,健全党内关爱机制,这个“沉重的包袱”总有一天会成为“珍贵的宝贝”。(柳南区委组织部  杨婷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