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理论研究 > 征文选登 > 正文
深山里的“金桔专家”——记自治区劳模、融安县大将镇富乐村党支书韦成兴
发布日期:2007-12-19   |  来源:市委组织部   | 字体大小:【

                          融安县委宣传部  陆峰    柳州日报社   董明 

    虽然身居深山,但他通过网络拥抱世界;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其金桔种植技术被录入权威杂志;虽然是山村农民,但他富有现代意识,他的果园在广西率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现场评审。人们说,融安县大将镇富乐村党支书韦成兴是勤劳好学的新型农民,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好村官。 

    学历不高水平不低  已成金桔种植权威 
  “当我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这个世界,才发现:呀!我住在深山老林旁边。于是,就开始修理地球——春天,我在小溪旁钓鱼;夏天,我在梯田边放牧;秋天,我收获深山的野果;冬天,我酝酿明年的希望……”这是32岁的融安县大将镇富乐村党支书韦成兴在QQ上的个性签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与热爱。 
  1990年,初中毕业的韦成兴为照顾年迈的父母留在了村里。1998年,韦成兴贷款3万元带头在富乐村种植嫁接金桔。他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所有资料在融安都不适用,怎么办?韦成兴除向能人请教外,还一边种一边记录金桔的生长以及施肥护理的点点滴滴。1999年,随着嫁接金桔的成功,他的第一本资料《融安金桔丰产栽培》也同时完成。 
  2000年,韦成兴开始研究金桔的无土栽培技术。 
  知识欠缺,就用书本来补,韦成兴订阅购买了大量的科技资料。加上每天都不间断地记录和总结,终于找到了适合当地情况的种植方法。 
  2002年,他无土栽培的金桔开花挂果。同时他的《优质金桔品种——融安滑皮金桔》在中国农科院主办的《中国南方果树》上发表,并入选《中国柑橘实用技术文献精编》,其他一些经验性文章也陆续在《广西科技报》等报刊上发表。  
  几年来,韦成兴完成的资料有近10万字、4大册,如今他的种植技术已在融安推广。 
  今年5月和7月,他成功申请了发明专利“一种改善滑皮金桔品质的方法”和实用新型专利“新型果树环割器”。8月21日,他60亩面积的果园——富乐科技示范园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现场评审,说明富乐园在管理及技术上管理科学、技术高标准、操作规范记录,是令人放心的“绿色”。富乐园还是广西首家通过此项评审的农业种植类生产企业。 
  带头致富带领导致富  打造村民的“富乐园”  
  韦成兴获得的荣誉一大堆:自治区劳动模范、广西种养能手和柳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等等。他还是“年轻的老干部”——1996年开始担任村民委会副主任,之后是村民委会主任,2002年以全票留任,并兼任村党支部书记。 
  头上戴的“帽子”多,韦成兴说,帽子不重担子重。“如果只是我一个人富,如果我的种植技术不在全村、全县普及推广,有愧于身上的职务和父老乡亲。” 
  于是,推广种植金桔与传技授艺就成了韦成兴的重要工作。 
  韦成兴每年育金桔苗10多万株,而每年的赊苗竟达到了1万株以上。而当初不少向他赊苗的村民现每年金桔收入都超过万元。  
  村民不懂技术,韦成兴总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不仅如此,还自掏腰包把技术资料印给村民。有了支书的带头与帮扶,有了成功的示范,现在富乐村金桔面积由2000年的200亩增加到600亩。 
  “去年全村的金桔收入大约100万元,占村民收入的25%左右。现在全村估计挂果100万斤,收入将比去年多得多。” 
    金桔丰收并没给韦成兴带来销售上的困难,因为他注册的“富乐牌”金桔的经验告诉他,好品质的产品,不仅有好的价格,还有好的销路:“打响富乐品牌,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金桔,共同发家致富。” (此文获柳州市组织系统“创一流业绩,迎接十七大”征文评选二等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