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鼓励地方和基层聚焦问题开展差异化探索,选树各地各部门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从2019年开始,全国普法办组织开展了两批“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评选活动。
2022年8月,全国普法办启动第三批“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评选工作,共收到各地各部门报送的案例403篇,经初评、复评和审核,评选出10个第三批“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
这些案例针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采取了有力举措,群众认可度高、获得感强,在工作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创新意义。法治日报刊发上述案例,敬请关注。
最高人民法院创新打造典型案例普法品牌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指出要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2021年《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要求加大以案普法力度,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培育以案普法品牌,针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遇到的具体法律问题及时开展普法。
充分利用典型案事件向公众进行法律解读,使典型案事件依法解决的过程成为全民普法的公开课。最高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意见,注重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不断完善以案释法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新技术新媒体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也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对人民法院的以案释法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主要做法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宣传活动由最高法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最高法新闻局具体承办,活动历经案例征集、网络投票、专家复评、结果揭晓四个阶段,最终评选出“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及十大提名案件。
2021年12月3日,最高法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宣传活动正式启动,从全国法院2021年审结的社会关注度高、对我国法治进程的推动有积极意义的重大案件中进行筛选和初评,选出40个候选案例展开网络投票。这些案件类型包括刑事、民事、商事、知产、海事、环资、行政、审判监督、国家赔偿、执行等有影响力案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经过为期十天的投票,共收到网民投票1.2亿张,180余家媒体关注报道,形成了浩大的宣传声势和热烈的舆论反响。
为评选出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年度十大案件,最高法组建了包括司法、传媒领域专家在内的专家委员会。经专家委员会评选,并综合网民投票结果,最终评选出“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及十大提名案件。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案,侵害英烈名誉、荣誉刑事第一案,“10·18”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百香果女童被害案等入选。
结果揭晓后,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首部“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特别节目,节目通过播放案情回顾短片、主审法官说案、专家案评团点评、嘉宾分享的形式向公众揭晓“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释法说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节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直观生动的画面解释专业的法律问题,有效向社会公众进行普法宣传,为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和提升法治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十大案件及十大提名案件公布后,继续对案件深入挖掘,最高法官方微信、微博,人民网、一点资讯等平台持续推送系列新媒体产品,对十大案件和十大提名案件的案情和意义进行二次传播,每个案件配发特别节目的视频片段和金句海报以及案件相关报道链接,全方位持续性宣传,保持话题热度。策划推出“主审法官说”系列新媒体产品,邀请每个案件的主审法官评说案件的意义和判决思考,强化对案件的剖析说理。紧密结合最新传播样态和科技,在百度平台“希壤元宇宙虚拟交互空间”展示十大案件和十大提名案件,为社会公众带来了更具创新性和沉浸式体验的互动路径,开启了普法在当前全球最前沿科技应用领域的又一次探索,总曝光量近1亿次。
经验启示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年度十大案件”宣传活动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兼具知名度、专业性、权威性,广受社会关注和舆论赞誉的法治领域典型案件品牌活动,被写入2022年最高法工作报告。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广泛,宣传报道声势浩大,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普法效果。
推荐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教育系统推进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为落实党中央要求,教育部会同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于2016年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全面系统地规定了在青少年中开展法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明确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贴近青少年实际、提升教育效果为目的,以构建系统完备的法治教育体系为路径的工作要求,为大中小学全面开展法治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纲》发布以来,在相关单位的指导支持下,教育系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落实相关工作安排,促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取得了新进展。
主要做法
坚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民法典教育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统筹整合社会法治资源,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推进法治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
坚持整体规划,推动形成层次递进、螺旋上升的法治知识体系。针对以往法治教育内容面广点散、逻辑性不强、重点不突出、专业教师短缺等问题,着力在课程安排、教材内容、师资培训等方面下功夫,较大提升了法治教育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水平。依据青少年认知特点,落实《大纲》,明确不同学段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将法治教育与党史教育、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同时,着力提升教师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坚持协同发力,逐步完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机制。为解决以往法治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实施渠道较少、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等问题,指导地方和学校将法治教育与相关课程、各类活动等统筹考虑,深入挖掘学校教育相关科目、环节等法治内涵,有效拓展了法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通过推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推进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推进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推广“互联网+”法治教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努力打造资源丰富、形式灵活的网络法治学习空间,免费供全国各地学校共享使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开通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打造专门面向青少年学生的专业化、公益性法治宣传教育网站。设立网络“青少年宪法课堂”等,并推动共享优质法治教育资源。
坚持学用结合,不断健全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的法治育人模式。为推动青少年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按照《大纲》要求,指导地方和学校构建法治实践教育体系,改变主要依靠知识讲授的单一方法,将法治意识、行为习惯、思维能力等培养工作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着力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综合法治素养。根据青少年身心成长特点,由浅入深地设计教育内容,深入推广法治实践教育,持续加强学生行为引导,推动学生自觉养成规则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经验启示
教育系统认真落实《大纲》任务举措,积极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的成绩和效果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始终把宪法学习宣传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引导青少年学生准确把握宪法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二是重视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大纲》,统筹设计和科学安排法治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有利于提高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创新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三是突出实践特色,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积极探索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四是强化组织保障,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运营管理人员培训,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着力打造标准化、专业化的法治资源服务支持体系,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新进展。
推荐单位:教育部
北京以“四张清单”推动落实普法责任制
为落实普法责任制,北京市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中央及市委精神强化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通知》,首次开展全市国家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督导检查,制定《北京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办法》,逐步建立了以“落实通知、实施办法、督导检查、评估考核”四个文件为基础,以“需求清单、供给清单、责任清单、督导清单”四张清单为延伸的普法责任制“四梁八柱”,在全市范围内构建普法“大格局”。
在各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普法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市民法治素养显著提升,“七五”末期北京市民法律素质综合得分为86.73分,比“六五”末期提高了7.02分。普法工作在全市政法系统满意度测评中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并逐年上升。根据市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北京市乡村治理满意度调查报告》,农村居民对乡村法治的满意度为96.8%,在各项指标中最高,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治理初见成效。
主要做法
建立健全普法需求清单,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开展精准普法,掌握群众普法需求是前提。北京市坚持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大数据抓取、面对面调查、业务报告分析等形式,将群众的法治需求“统上来”“汇起来”。一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全市普法工作需求调查项目,运用大数据技术,收集群众在互联网搜索法律问题、浏览法律事件案件、发表相关观点等方面的公开数据。二是开展全市普法工作满意度调查,指导调查员在入户走访、电话访问等形式的调查过程中,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掌握群众对当前普法工作存在问题、改进方向的第一手资料。三是借鉴运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报告,将实体、网络、电话三大平台作为了解群众参与法治活动的重要窗口,通过对来访群众人数、申请案件数量、12348电话咨询数、网络咨询数等数据进行多角度分析,汇总群众法治需求。北京市充分利用这三个主要渠道,将群众的法治需求汇总整理为全市普法需求清单。
建立健全普法供给清单,让任务“细起来”“严起来”。将普法需求“统上来”,是为了把普法任务“派下去”。北京市注重发挥市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借鉴12345市民热线工作模式,通过制定普法供给清单,创造性将“工单式”管理与落实普法责任制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健全普法责任清单,让服务“多起来”“好起来”。任务“派下去”,还要各普法责任制单位“接得住”“干得好”。接到市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派发的普法供给清单后,各普法责任制单位要以“清单对清单”的形式,围绕“怎么落实普法任务”制定本部门的普法责任清单。具体来讲,有细化落实方案、开展普法工作、按时汇报进展三个环节。
建立健全普法督导清单,让责任“硬起来”“实起来”。为实现普法责任制的“闭环管理”,市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在需求清单、供给清单、责任清单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普法督导清单。督导清单,就是市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以清单的方式对各普法责任制单位落实普法任务情况进行督查、指导,主要包括全面掌握情况、加强重点指导、纳入年度考核三项内容。
经验启示
首都普法战线将“四张清单”制度作为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首都法治观念的重要载体,作为加快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在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推动全民普法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型升级——
从批量生产到量身定制,普法方式实现分众化、精细化;从功能零散到系统合成,普法资源实现集成化、多元化;从各自为战到多元融合,普法主体实现联动化、协同化;从年终考核到全程跟踪,普法效率实现最大化、最优化。
推荐单位:北京市司法局
吉林创设“百姓说事点”助基层依法治理
吉林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目标,创新打造“百姓说事点”,不断推动普法依法治理触角向社会末端延伸,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力,有力推动法治乡村、法治社区深入健康发展。
主要做法
坚持到群众中去,发掘工作新模式。舒兰市司法局在深入农村开展普法宣讲活动期间,发现村民们经常“扎堆”在小卖店、医疗站、棋牌室、彩票站等场所闲聊说事,从中受到启发,决定在各村屯、社区依托群众经常聚集场所建立“百姓说事点”,选聘信息员,让群众通过“唠家常”的方式,把看到的、听到的社会问题、矛盾纠纷、诉求意愿等社情民意在“点”上反映出来,开创了能够真实反映社情民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模式。吉林省司法厅及时总结舒兰工作经验,在“百姓说事点”发源地舒兰市召开现场会,将其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在全省推广。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百姓说事点”成为一个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广泛普及法律常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协调推动问题解决的农村基层社会依法治理新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百姓说事点”如雨后春笋,在吉林大地迅速生长。
坚持为群众办事,不断拓宽工作面。吉林省司法厅高度重视“百姓说事点”建设和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拓宽工作覆盖面,使这一反映社情民意、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平台实现内容创新、功能多元。一是成为法律常识宣传点。司法行政部门深入分析研判,决定从普法宣传入手,选派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专业人员深入“百姓说事点”,通过“唠家常”的方式,现场解答咨询,宣传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成为社情民意收集点。“百姓说事点”就是地方民生的“晴雨表”,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矛盾,大到房屋拆迁、土地纠纷等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问题,都能通过“百姓说事点”收集出来、反映上去。司法行政部门发现这一特点,及时制定和推广了信息收集员工作制度。三是成为矛盾纠纷化解点。司法行政部门发挥“百姓说事点”更早掌握信息来源、更贴近群众、更容易让群众接受的特点,及时化解大量矛盾纠纷,特别是有效避免了大量“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促进了基层依法治理。四是成为致富信息传播点。各地相关部门纷纷利用这一平台,积极宣传法律政策,聘请专家讲解种养殖以及外出务工、就业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和信息,帮助村民预防矛盾纠纷,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五是成为干群关系联系点。群众呼声和需求能够及时反馈到党委政府,已经成为加强干部与群众联系沟通、为群众服务的重要平台和党群干群联系点。
坚持做好高位谋划,进一步创新发展。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吉林省司法厅积极推进“百姓说事点”工作创新发展,努力推动“百姓说事点”工作在新时代提档升级:一是顶层设计创新,不断完善机制平台,推动基层社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二是职能任务创新,推动“百姓说事点”实现由普法宣传重点收集掌握矛盾到促进基层依法治理、疏通化解矛盾的职能转变;三是资源整合创新,整合普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工作资源到“百姓说事点”工作中来。在吉林省司法厅直接指导和推动下,全省“百姓说事点”工作逐渐规范形成了“事前问事儿”“随时说事儿”“及时办事儿”“定期议事儿”“事后查事儿”五个工作环节。
经验启示
“百姓说事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这一机制平台,全省开展普法宣传20余万场次,收集各类民生信息50余万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余万件,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走出了一条投入少、扎根深、覆盖广、措施实的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子,发挥了良好功效。
推荐单位:吉林省司法厅
上海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解基层治理难题
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一江一河”规划部署,苏州河岸线公共空间计划于2020年底基本实现贯通开放。然而截至2020年12月,苏州河岸线普陀段仍有总长1.69公里的断点,贯穿普陀区宜川路街道中远两湾城居民区。由于该小区苏州河沿线土地为小区全体业主所有,居民对权属岸线开放共享、设计问题及后续管养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反对贯通。
普陀区在推动解决问题过程中,充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法治、自治、共治、德治“四治融合”有效化解矛盾,在“还河于民,还岸线于民”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基层依法治理的新路径。2020年12月31日,中远两湾城召开业主大会表决通过小区苏州河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以项目公司与小区业主大会签订民事协议的方式开展施工。签约后施工平稳快速,2021年6月底,苏州河中远两湾城段岸线正式试运行开放。同时,中远两湾城小区的滨河环境面貌和居住生活品质也得到显著提升。
主要做法
建立民意表达机制坚实基础,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精准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普陀区参考民法典关于地役权规定及外省市相关经验,以设定公共地役权为思路,形成了在沿线土地权属不变的基础上给予小区业主合理补偿,以实现使用权开放共享的工作方案,调动沿线利益主体形成主动“腾地”的大局观,针对小区权属用地让渡一部分使用和管理权力,参与城市更新建设,以此打通市民共享水绿之美“最后一公里”。
构建高效多样充分的群众全过程参与渠道,找到群众意愿和诉求的最大公约数。普陀区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为指引,将通过意见箱、电子邮件、征询表等渠道收集的近2000条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分析群众最真实的意愿和诉求。通过与小区业主协商,形成“前期协商—业主大会征询表决—签订协议—项目施工”的贯通工作路径,订立“共建共享”民事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确立政府方建设、使用和管理沿河区域权以及小区业主获得补偿权的实施框架。
完善利益协调和纠纷化解机制,依法保障小区居民当家作主。为引导居民有序有效表达诉求,组织“宣讲会”、召开“磋商会”、建立“接待点”、开设“直播间”、开设“心愿墙”、举办“开放日”,最广泛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公开信息、回应关切。调处矛盾坚持把居民反映频次最多的问题放在最前面解决,走群众路线,群众的事和群众商量着办,化解贯通施工期间小区管理、安全、扰民、应急管理等矛盾纠纷。
打好“法治+”组合拳,引领特大型社区治理走向善治。在推进过程中,建立特大型社区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社区民警“四位一体”定期沟通协调机制,为推进社区治理打牢工作基础。加强法治宣传,普陀区司法局苏州河贯通工程法治保障专班工作人员利用双休日时间,在“联合接待点”重点宣讲群众关心的开放后河岸区域权属、业主大会投票表决程序、补偿资金使用、沿河步道后续管养等法律问题,让群众听得懂、能接受、记得住。发挥区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就其中发生的争议、诉讼,及时提出法律意见和解决方案。加强区重大办、宜川街道、区建管委、区规资局等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坚实法律、资源支撑。加强基层自治共治指导,督促居委会及时充分收集居民意见,拓宽居民参与自治渠道,形成滨河公共空间人人参与治理的良好局面。
经验启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建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治理优势。坚持法律至上,善于运用各类法治资源前端化解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精准科学构建诉求表达路径和协调机制。坚持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激发居民社区治理创造活力。本次苏州河贯通民生工程,不仅提升了小区居住环境和品质,提升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还探索了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中创新基层依法治理的路径。
推荐单位:上海市司法局
南通“三强三画”绘就乡村法治文化画卷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在建设乡村法治文化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层面的实践探索创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对于基层农村干部法治思维和农民法治素养的提升,还需加大精准供给的力度。因此,探索完善乡村法治文化的建设路径、推进方式,是新形势下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主要做法
南通市出台《“法韵南通”建设实施方案》,创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三强三画”模式,依托地理特点、地域文化、地缘优势等“底色”,强统筹、强辐射、强融合,绘制乡村法治文化美丽画卷,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引擎”。
依托地理特点强统筹,描绘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工笔画”。依托南通滨江临海、运河横贯的地理特点,建设与乡村发展相协调、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相互补的乡村法治文化阵地。一是乘势而上,拓宽基层“主阵地”覆盖。结合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培育的整体要求,印发文件明确乡村法治文化建设的部门职责、具体要求,实施法治文化阵地“村村有、村村优”工程,截至2023年2月,提档升级259个村级法治文化阵地。二是因地而建,凸显法治“景观带”特色。推动各县(市)区将法治元素融入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融入10余个沿江沿海休闲驿站,打造“百里沿江沿海法治文化长廊”,带动建设沿江沿海村居阵地59个。截至2023年2月,建成张謇法治文化特色园、如皋市长江镇法治大观园等特色镇级法治文化阵地,并打造10余条乡村法治文化旅游体验线,分别建成省级和市级法治文化阵地50个、298个。三是借机而为,增强法治“微阵地”效应。依托基层图书馆、纪念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公共文化设施,设立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室等阵地,乡村法律图书室(角)覆盖率100%,成为百姓身边的法律资料库。依托全市328个户外工作者爱心工作站建设“法治服务站”。
彰显地域文化强辐射,描绘乡村法治文化展陈“写意画”。充分挖掘张謇文化、长寿文化、沙地文化等南通江海文化的地域特色,着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法治文化传播格局。一是研发寓教于乐的法治文化名品。发动乡村“草根创作大家”用方言俚语阐述“法言法语”,将法治元素融入海门山歌、如皋木偶剧等文学创作,融入风筝雕刻、年画剪纸等传统文化载体。定期开展“法韵南通 和谐善治”等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征集、交流研讨活动,开发“法博士”“江小豚”等亲和力强、接受度高的普法动漫形象,制作法治动漫系列作品。二是打造立体覆盖的法治文化名片。成立网络普法媒体联盟,拓宽“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法治文化乡村传播覆盖面。三是擦亮直通基层的法治文化名牌。打造“法润江海”品牌项目,市、县连续多年举办不同主题、不同层面的法治文化节。
借力地缘优势强融合,描绘乡村法治文化浸润“水彩画”。利用乡情亲情友情资源、家风家教家训载体,融合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深入乡村、走进家庭。一是弘扬“志愿服务”,壮大乡村法治力量。依托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德法讲堂等镇村平台,发挥“江海普法名嘴”“农村普法讲师团”等志愿队伍作用,每年面向村(社区)开展“普法惠民村村行”“农民工学法活动周”等活动。二是深化“三治融合”,增强乡村治理效果。以党建引领强化法治乡村建设,实施“党建+法治”工程,村(社区)书记现场述法推动扛起“第一责任”,推动全市分别建成18个国家级和94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三是培育“法治星火”,提升乡村法律服务能力。2022年,建立江苏省内首家乡村振兴法治学院,命名22个法治培训现场教学点,面向乡村振兴法治骨干开展法治培训和实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筑牢法治“后勤”基础。积极发展乡村普法“快递员”,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率100%,按照“一格两人”标准培育法律明白人18143名,在网格治理中融入网格普法力量。
经验启示
发展乡村法治文化,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有效推动了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方式更加高效、治理能力更加全面,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法治保障。
推荐单位:江苏省司法厅
浙江创新打造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省域样板
公民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法治建设进程和社会治理成效。
2022年4月,浙江扛起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全国唯一省域试点的光荣使命,不断深化“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加快打造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省域样板,着力推进体系构建、理论研究、制度建设、举措创新等方面领题、破题、解题,为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主要做法
对准“服务大局”目标跑道。浙江充分认识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对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和意义,坚持将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工作放到“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更大场景中谋划。
制定“系统高效”行动纲要。在全国率先制定首个省级层面指导性文件《浙江省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纲要》,明确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总纲领、宣言书和路线图。坚持“以评价促提升、以提升增实效”工作理念,运用系统思维、系统观念、系统方法一体推进公民法治素养精准提升、科学评价和基础保障三大工程。出台《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主要任务分工方案》等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全省72家省直单位和各市、县(市、区)具体任务,构建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工作“四梁八柱”,切实提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夯实“科学务实”理论根基。成立涵盖法律、政治、社会、心理等多学科专家组,从“法治认知、法治情感、法治意志、法治信念、法治行为”等五个方面厘清公民法治素养要素,定义公民法治素养内涵,形成科学解释,并积极推动全省公民法治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纳入法治浙江建设考评体系和全省共同富裕标准体系,为精准提升、科学评价明确方向路径、夯实理论根基。
构建“全链闭环”评价体系。总结提炼公民日常工作生活中应知、应会、应有的法律常识、法治意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分层分类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研究设计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理论模型和测评工具,编制发布《浙江省公民法治素养基准(通识版)》(包含12条基准、100个基准点、1000余道基准题目),开发基准通识自学自测H5应用,构建“1-3-5-1”(1套评价体系,3个结果性指标,5个过程性维度,1个综合指数)公民法治素养全程评价体系,努力打造“需求收集、多元供给、效果评价、分析研判、反馈改进、质效提升”的工作闭环。全省各地多措并举,推广实施“法治素养基准+权利义务清单+法律风险提示+典型案例发布”的精准普法模式。
创设“群众有感”观测载体。在全省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和社区、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中设立“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实现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村(社区)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等重点普法对象全覆盖,新闻宣传、广告传媒、文娱影视、互联网等行业从业人员以及快递员、网约工、互联网营销师等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广覆盖。省市县三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发挥了学法用法需求收集“主渠道”、法治素养评价“前沿哨”、普法效果观察“瞭望窗”、法治宣传教育“大平台”等作用,每年服务和观测对象超过1000万人次。
打造“多跨协同”数字应用。坚持以数字赋能公民法治素养试点先行,推动普法流程再造。建设“浙里普法”数字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普法跨部门、跨场景、多业务协同。
致力“人的现代化”全面发展。浙江省委将法治素养作为“高水平推进人的现代化,打造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高地”的五个重要内容之一(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治素养和数字素养)。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法示人、以法育人、以法塑人,将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素养提升紧密结合,把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文明创建工程。
经验启示
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实践各领域,取决于多种外部条件和客观因素,是一个长期、渐进、持续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推荐单位:浙江省司法厅
淮南建立起“豆娃说法”法治文化新品牌
安徽省淮南市近四十年来致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普法源头活水,充分挖掘《淮南子》先贤法治思想并与时代精神相融通,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浸润民心、滋养城乡,成功打造以“豆娃说法”为代表的享誉江淮的区域特色法治文化品牌,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一池春水”,法治精神正如阳光空气般植根于304万市民生活的每一天。
主要做法
“传承+新意”,“豆娃说法”文法融得深。享誉千年的法家经典《淮南子》,在江淮地区群众基础深厚,其秩序意识、法律意识等内涵至今闪耀着思想的光辉。该市将其蕴含的“礼法兼治”“法不阿贵”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根据时代精神加以转化,并依托《本草纲目》中“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的记载,以豆苗为原型,塑造“豆娃”普法小使者形象,打造以《淮南子》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融合为内容,以“豆娃说法”为代表的区域法治文化品牌。同时广推精品,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创作准则,着力丰富、活跃、外化“豆娃说法”要素和表现形式,举办《淮南子》全国学术研讨会等近10次,出版《淮南子法治思想研究》,培育“1+X”法治动漫建设工程研发、传播团队近10个,打造《豆娃说法》系列法治动漫40余部,研发《豆娃说法——民法典系列原则》等法治作品近10件,制作“豆娃”玩偶、摆件等衍生品10余类,向群众派送近10万个。
“立法+机制”,“豆娃说法”保障抓得实。立法保障实。出台《淮南市法治宣传教育条例》,确立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 谁管理谁普法 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并将“宣传《淮南子》等法治文化思想”“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等内容法定化、制度化、规范化。机制保障实。全省率先出台推进具有区域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意见、法治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奖励扶持实施办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第三方评估指标等近20项配套制度,逐步健全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线下+线上”,“豆娃说法”阵地筑得牢。全省建成市级法治文化馆及法治公园,引入高科技设备、设立《豆娃与礼法》等近20尊大型雕塑;建成法治水幕电影和“豆娃”灯饰,年接待观众40000余人次。建成各类法治文化场馆、长廊等1106个,村居法治文化墙、法治宣传栏覆盖率100%,命名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三批次30个。利用“村里”普法App、563个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186个“安徽法网”法律“店铺”、1818个上架产品,以全国“智慧普法”平台等为依托开展普法近200场次、征集法治动漫微视频漫画大赛等作品近1300份。实施“豆娃说法”在八公山等景区嵌入、繁华街区融入、乡镇村庄纳入、建制小区注入等“四入行动”,广泛建立与生态融合、与环境协调、与规划统一的法治文化设施近3000个。同时,成立全省首个“一月一法”讲师团、民法典“双百”宣传团等8支普法队伍,年均宣讲500多场次;成立全省唯一一家经民政部门注册的法治宣传志愿者协会并下设11个支队,共计5614名志愿者、9支法治文艺宣传队,开展了54场大规模法治文艺演出。形成“豆娃说法”产品动态展播机制,利用3633辆出租车车载LED屏、近1000个公交站台视频、2万余个户外电子大屏幕等常态化推送。
“趣味+示范”,“豆娃说法”形象润人心。以“豆娃”和淮南王刘安串联法治故事,依托动漫特有的诙谐幽默做内容理解的辅助工具,让群众“乐意看”“有法味”“好消化”。根据最新的安徽省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队伍满意度调查,对包括法治文化建设在内的淮南司法行政满意率达99.65%。
经验启示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和时代性。只有加快培育与现代法治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观念,厚植全面依法治国的精神沃土,才能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推荐单位:安徽省司法厅
福建“蒲公英”法治品牌开辟普法新路径
福建省司法厅扎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普法机制改革,创新打造覆盖全省的“蒲公英”法治品牌,深刻变革和创新普法理念、机制、方式,变“部门性”普法为“众创性”普法,化“被动接收”普法为“受众需求”普法,让“普法对象”成为“普法主体”,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努力将“法治种子”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福建样本。
截至2023年3月,全省已发展“蒲公英”普法志愿者12.1万余名,开展法律服务活动19880余场次,服务对象超3000万人。该项目获评2022年度福建省十大法治事件、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主要做法
创新普法理念,打造福建特色法治品牌。首创“福建省‘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深入推进“法治+德治+智治”社会治理模式,变“政府主导”普法向“群众共创”普法延伸,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创设“蒲公英”法治品牌标识Logo,打造“蒲小法”公益动漫形象及微信表情包,统一志愿者服装、制定行动章程,开发一系列“蒲公英”原创法治文化产品。2021年12月4日,举办联盟成立仪式。出版“蒲公英”普法书籍,制作《守护少年的你》等110多部“蒲公英”系列原创普法微视频,有效打造具有高标识度的福建特色法治品牌。
创新普法机制,建立“众创性”普法新模式。深入开展新时代普法机制改革,打破司法行政部门“单打独斗”普法,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智慧管理,创新“人人志愿参与普法”新模式。“蒲公英”志愿普法为全国培育法治人才、推进普法治理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福建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印发《关于开展“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联盟以队建制为组织架构,在省司法厅设立总队,各级各有关部门分别成立志愿支队、大队、中队、小队,动员机关、企业、高校、村(社区)等社会各界人士加入联盟,积极吸纳优秀专业公益团队。目前,全省已建立110多支专业化、高素质的“蒲公英”志愿者队伍,有效整合社会普法资源,不断完善普法志愿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普法与依法治理新路径。
创新普法方式,启动“蒲公英+”普法多元模式。建设“蒲公英”公益普法服务平台,实时发布普法志愿活动,举办志愿者培训120多场次,制作“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服务手册,规范志愿者注册、登记、培训管理等,精准对接志愿者和群众需求,相继培育出“普法+心理关爱”“普法+传统文化”“普法+数字”等“多位一体”普法新模式,化“被动接收”普法为“受众需求”普法。联盟成立以来,省司法厅总队先后组织志愿者参与了“宪法宣传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大法治宣传活动,组织各地志愿者参加“蒲公英在八闽”“民法典进农村·蒲公英在行动”等系列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有效提升群众法治素养、法治获得感。联盟深入开展公益普法活动;2022年5月,组织全省1万多名“蒲公英”,开展“民法典进农村·蒲公英在行动”志愿行动,针对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民生热点问题开展普法宣传。截至2023年3月,“蒲公英”们参与法律服务30万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20.63万余件,惠及群众1213万余人次。
践行“法德共治”社会文明新形态。“一朵蒲公英”看起来力量很小,汇聚成“千万朵蒲公英”就能量无限。联盟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延伸培育法治人才,助力法治社会建设。各行各业的“蒲公英”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文明精神,共同践行“法德共治”社会文明新形态,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联盟聚焦法治强省宣传,推动人人参与法治建设、人人共享法治成果,已成为福建建设法治强省的重要力量和打造东南沿海法治高地的一张亮丽名片。
经验启示
普法工作无穷的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拓展“谁执法谁普法”做法,开启“全民志愿普法”模式,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的做法可以在全国推广使用。
推荐单位:福建省司法厅
云南打造“边疆法治文化长廊”普法品牌
近年来,云南省司法厅围绕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筑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全面加强边境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边疆法治文化长廊”,开启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云南模式”。
云南省司法厅实施“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扶持行动”,高质量打造“边疆法治文化长廊”,形成串联边境沿线的法治文化阵地群。在此基础上,将法治文化长廊建设作为提高边疆干部群众法治素养的有力抓手,充分利用实体阵地培育、承载、展示、宣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优势,以法律人、以文化人,通过法治宣传教育营造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
主要做法
“边疆法治文化长廊”是以建设覆盖云南边境线的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为基点,在此基础上再打造110个边疆乡镇(街道)法治文化园地,并逐步向内地延展,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整体覆盖,形成县、乡、村各级法治文化阵地为集成的边疆基层法治文化阵地群。同时,注重将法治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边境地域文化相结合,以固态阵地承载动态活动的模式,打造基本满足群众法治文化需求的“廊”形法治文化地带。
加强顶层设计,做实布局谋篇。云南在全省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中对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进行了总体安排部署。结合省委、省政府强边固防工作要求,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专章写入省级“八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边疆地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边疆民族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扶持行动”“推进边疆法治文化长廊建设”。为细化云南省“八五”普法工作中期目标,云南省司法厅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文件,明确推进“边疆法治文化长廊”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和主要目标任务。为统一建设标准,制定县、乡、村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指导标准,划定了规范清晰、内容完备、流程完善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最低“基准线”,从而形成了以“八五”普法规划为纲,三年建设目标为目,全省统一建设标准为托底的“边疆法治文化长廊”建设制度体系,为“八五”普法期间压茬推进各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坚持“动”“静”结合,增强阵地实效。“静”即在打造“固态阵地”集群的基础上,拓展现有公园、广场、绿地等基层公共场所功能,添加和注入法治典故、法治漫画、法律常识等法治元素,在醒目位置展示各类法治新媒体账号二维码、ID号,构建法治元素丰富的街区、法治文化景观、法治橱窗等。目前,全省各地共打造法治文化长廊450个、法治文化广场(公园)400个,村级法治文化设施13490个,打造禁毒、打击跨境违法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各类法治教育基地(中心)580个,命名边防普法教育实践示范基地10个,法治文化阵地已成为基层普法的坚实阵地。“动”即以法治文化阵地为依托,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以动态普法的更强互动性、体验感提升阵地的服务使用效能。持续开展“法治宣传边关行”和“法治宣传固边防”系列活动;结合边境实际与毗邻国家地区执法司法实际,以法治文化阵地为载体建立健全了“双边普法合作模式”,定期联合毗邻国家地区执法司法部门开展普法宣传。培育法治文艺,增强法治文艺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全省组建5000余支法治文艺宣传队,采取“以歌唱法”“以画说法”等方式开展“文化进万家”“文艺汇演进基层”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经验启示
普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面向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做到群众在哪里,法治文化阵地就延伸到哪里。要增强阵地实用功能,提高利用率和群众参与度。要善于结合边疆风俗民情、人文环境等因素,不断满足边疆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打造“动”“静”结合的法治文化阵地,让群众喜闻乐见、主动参与,有力推进全民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推荐单位:云南省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