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李广西,柳州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20多年扎根于新闻采编岗位一线,致力于媒体融合发展、主题报道创新及社会暖新闻的探索实践。出版有新闻专著《为新闻而谋》、散文集《柔情不老》、报告文学《铁血八桂》(第一作者),还参与策划出版《创业故事》《请为我种一棵树》等图书,在权威刊物上发表10多篇新闻理论文章。《铁血八桂》荣获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柳州市第十三批拔尖人才。
柳州市优秀人才、柳州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广西(前)与编辑、排版员修改刚上版的报纸大样
深夜的柳州万籁寂静,但报社校排室里却依旧灯火通明,有一个身影正伏在桌子上对着报纸的大样写写画画。当他将修改过的内容 “过”了几遍,确认无误后,在样报的右上角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李广西。
连续十多个小时围绕新闻连轴转的工作终于落下了帷幕。站在窗口观看夜景的李广西想到了网络上的一个热门提问:凌晨的城市夜景有多少人看过又看过了多少次?他在心里默默地感叹:太多了!
是的,对在新闻采编一线奋斗了20多年的李广西来说,在城市都已“睡着”的时刻,新闻人依旧奔忙在新闻路上着实已经司空见惯。一路走来,李广西做过农民、工人、记者、编辑。2007年,在《柳州晚报》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时,他通过竞聘担任晚报记者部主任,带领着一群怀揣着新闻梦想的小伙伴冲锋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有监督新闻、有暖新闻、有慈善故事;在都市报和网络交织发展紧要关头,他临危受命担任起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先行军”,开辟出一片长势良好的报网融合“试验田”。
一步一个脚印。每次的身份转换,都是挑战。李广西都能结合实际探索和总结出一套媒体实战和突围的经验来——媒体融合要以全媒体舆论占高地,主题报道要围绕中心工作唱响主流声音,社会新闻要做慈善“暖”进读者心灵。
2014年,在这个被称为“媒体融合元年”的关键之年,柳州日报社也面临着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挑战的难题。
“转型发展来得又快又急,没给媒体人留下思考的时间,更没有太多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在这样的情形下,报社任命我为兼任柳州新闻网总监,以《柳州晚报》与柳州新闻网作为融合的试点,向媒体融合迈进。”谈起当初的“摸着石头过河”,李广西至今想来依旧心潮涌动,“很难,当时。没有人员、没有技术、没有设备、没有资金、没有经验是直面我们的几大难题。”
没有过融媒体经验的李广西经过思考,决定从最快发布、悦动体验、全媒体记者三大方面全力打造柳州日报社报网融合平台。要求时政新闻做到分秒计时最快发布,自主研发了柳州1号APP,创办了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同时,开设在线访谈栏目,邀请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城市热点问题与网友互动,并创先在柳州开设了网络直播模式。
“决定搞两会直播、网络春晚直播时,我们甚至没有直播的设备。”作为当初报网融合团队成员之一的雷媛媛坦言对李广西的执行力和创造力非常敬重。她说,为了成功直播两会,他自己去借直播设备。春晚直播的那一天,他第一个到达现场。当大家到时看到的是他独自在搬运设备的身影。
由于融合模式有特色,当年的自治区网信办在柳州召开现场交流会。
如果说李广西在媒体融合上探索出了一条地方媒体转型突围之路,那么在纸质媒体的深耕上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党报担任过首席记者、在晚报担任过部门主任的他坚信,主题报道与暖新闻报道双轨运行,是提升报纸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法宝”。
多年来,李广西策划和参与过“抗战系列” “工业树剖析”等主题报道,反映城市发展、传播优秀文化。
尤其在采写抗战系列专题时,他与团队以史料为基础,纵穿广西南北、深入区内各地实地探访求证,采访路上险些翻车遭遇车祸。历时半年终于写出了荡气回肠的抗战史诗,中央统战部审定后给出了“对研究中国抗战历史有一定史料价值”的评价。
传播有温度,城市才温暖。他和他的团队坚持做慈善新闻,打造温暖的报纸。帮助过被拐23年的河南小伙丁盛找到失散的亲人;通过晚报《爱心档案》为身患重病的融安学子募捐医疗费用;他看到高温下环卫工人喝水困难,在晚报发起“让一杯水清凉一座城市”的倡议,推动了700多个“环卫爱心饮水点”在全市设立……
10多年的爱心之路,让柳州市慈善会柳州晚报分会顺利成立,媒体成立慈善会,在全国并不多见,这也是柳州新闻史上奇迹。许多爱心之士通过晚报的平台为困难人士伸出温暖之手。
如今,已担任副总编辑的他依然坚持奋斗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第一线。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这是他对新闻的思考,也是对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