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支部建设与中心工作融合互促,城中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跟党一起奋斗”为统领,创新实践“奋斗支部”工作法,截至目前,已在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上先后建成“奋斗支部”337个,初步形成支部工作“有方向、有规矩、有资源、有考核”的闭环模式,扎实推进组织工作的重点任务提质增效。
组织设置目标化,支部奋斗有方向。出台《关于在全区推广“奋斗支部”工作法的实施办法》,明确在现有党支部的基础上,可以在“一线领域”组建特设的功能型支部。运用该工作法的功能型党支部,要在各党工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经上级党工委批准,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后可成立。据统计,该工作法运用到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文化教育、疫情防控、抗洪清淤、志愿服务等20多个方面,在乡村一线建立以建设“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屯”的乡村振兴型奋斗支部,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诚信经营”类型奋斗支部,在机关、学校、卫生系统建立“马路天使”、“爱心助残奔小康”、“平安校园”、“健康促进”等类型奋斗支部,在社区建立以整治“三无”小区为奋斗目标的治理型奋斗支部。城中区推广奋斗支部工作法的经验做法,分别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网、共产党员网、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5次,荣获中组部《组工信息》综合采用1次,获得国家核心期刊《社区党建》单独刊登1篇,获“学习强国”中宣部APP平台刊发2篇。
组织生活规范化,支部奋斗有规矩。严格落实各项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全域推进“五查五规范”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行动,探索“双通过+X”模式,即通过组织生活为支部奋斗提供指引,通过在攻坚奋斗中检验组织生活实际效果,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自选动作。借助学习强国、品质城中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学习平台,规范“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制度,激发党员参与兴趣。如,针对老党员和流动党员不能现场参与活动的情况,成立小区奋斗支部,建立健全走访机制、送学送教上门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共召开党员大会926次、支委会2970次、上党课835次,开展主题党日2890余次;积极推行“支部+农户”组织生活模式,组织党员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参与,帮助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目前城中区全部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了5万元以上,其中年收入20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2个,部分村屯被评为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村、自治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绿色村屯、自治区五星居民委员会、柳州市“美丽柳州·宜居乡村”活动百佳村屯等。
统筹联动多元化,支部奋斗有资源。通过设置城区、街道、机关党建办,建强城区、村社、小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奋斗支部工作网,构建起以党(工)委为“一线指挥部”、区域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奋斗支部为“战斗堡垒”的三级架构,加强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各类组织共联共建,形成资源统配使用的联动格局。如,在基层治理方面,今年以来,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3231人,累计走访12305人,疫情期间驻守266个三无小区、楼栋,共计190个卡点,保持疫情防控“零发”态势;组建“小区秘书”型奋斗支部41个,充分挖掘小区医生、小区警察、小区律师、小区调解员、小区城管等资源,今年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93件,排查安全隐患487个,服务居民3100余人次。再如,在两新领域,把奋斗支部建在民办学校、物业物流、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中以及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上,深入企业开展“点对点”式“保姆式”服务。据统计,已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排查1670家,排查复工人员18737人,发放宣传资料近4000份。
工作任务项目化,支部奋斗有成效。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年度计划、工作重点,重点围绕“党建+重大项目”“党建+治理网格”“党建+集团化教学”等研究制定考评细则,把党员力量覆盖到重大项目推进、教育事业、志愿服务、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等各项具体工作中;创建“奋斗项目大PK”品牌,成立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项目考核组,编制“奋斗指数”,做实对基层党建项目指导、过程督促、进度跟踪、年终评比等管理工作。制定动态管理计划书,建立项目管理台账,明确路线图和进度表,坚持年初定清单,每季督查通报,年中交流观摩,年底汇报评比的方式推进,考核组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项目推进专题会,听取项目推进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跟踪指导,整合各方力量,集中突破,工作成效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述职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