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换届风气监督 三江动态 侗乡党建 人才工作 干部工作 远教课堂 三江组工 理论研究 侗乡党旗红
  当前位置:首页 >> 侗乡党建 >> 文章内容
 站内搜索
最新新闻
· 《榜样9》来了,周四晚8点档锁定CCTV-1
· 斗江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园区自治促文明
· 和平乡:全链条发力做好青年干部培育工作
· 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2024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
· 劳模工匠进校园 匠心筑梦促成长
· 学好用活“千万工程” 启智助力乡村振兴
· 县直机关工委:“四聚焦”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 “暖巢服务·情暖重阳”机关在行动
· 林溪镇:“三管齐下”让党员教育 有地学、有课上、有人讲
· 多方联动筑牢防汛救灾“安全堤” ——高基瑶族乡党员干部奔走防汛一线显担当
热点新闻
· 【网络中国节•清明节】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 湘桂黔三省(区)四县共商平安边界建设 着力打造省际平安边界样板区
· 支部当主角 唱响产业振兴“重头戏”
· 广西首批!丹洲村荣获自治区级“金字招牌”
· 郭善习深入程村乡开展春季走访慰问工作
· 县委县直机关工委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宣讲报告会
· 三江县委党校召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暨清廉机关工作部署会
古宜镇南站社区发挥粤桂协作优势助推易地搬迁后续就业帮扶
 
发布日期:2023-04-28 | 来源:古宜镇 | 作者:吴燕宁

古宜镇南站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粤桂协作优势资源,多点发力开展就业帮扶,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稳就业,收获“稳稳的幸福”。

聚焦党建引领,打造就业“红色基地”。发挥县、镇、社区各级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在各项业务工作中植入“红色元素”。争取吴川、湛江残联资金,建设集党建、康复、就业等为一体的“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依托侗族文化产业特色,侗画和竹编为主要产品,传承非遗技艺,发展“指尖上的经济”目前已安置108人就业,其中残疾人78人。建立帮扶“微车间”,通过“公司+微车间+订单”模式,将订单引进易安点,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通过设立“党员模范岗”,激发搬迁群众工作活力。建设“就业驿站”,成立党员服务采取“线上+线下”为搬迁群众推送帮扶车间就业需求信息岗位,目前已帮助4493户10223人就业,实现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家庭“一户一就业”目标。

突出先锋引领,注入就业“红色能量”。南站社区聚焦就业增收,巧借“鼓楼先锋讲堂”、“主题党日活动”举办“粤菜师傅”“油茶加工”“农村电商”等各类培训,全面提升易地搬迁群众的创业就业技能,截至目前,举办粤桂协作培训5期,培训脱贫劳动力500余人。社区党员干部走访摸清群众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通用工种项目、帮扶车间岗前培训等活动,先后举办了电动车维修、电工、农村种养等培训班,已完成搬迁群众培训1000余人。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结合侗族文化传承,开展侗绣、侗族农民画等技能培训,建立相关产业基地,扶持侗绣、侗族农民画产业走向市场,带动社区残疾人、搬迁户每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同时吸收社区热爱文艺的“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参与非遗文化培训,为非遗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增强政企联动,拓宽群众“就业门路”。社区党委“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为就业思路,组织探索“1+3+3+1”多重就业方式。利用粤桂劳务协作资源,收集发布优质企业用工信息,社区党委架起“送工桥梁”,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促进搬迁群众转移就业。利用粤桂协助财政资金,建设万亩茶园、生态产业园、生态工业园,党员带头加入“三园”务工队伍,带动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累计受益搬迁群众4878户19757人。利用粤桂协作优惠政策,开发微市场、微田园、微车间创业就业平台社区党委积极主动对接企业项目,党员干部当好政策“宣传员”,鼓励居民创业219户,为南站易安点微车间输送搬迁群众劳动力262人根据社区需求开发信息员、保洁、楼长等公益性岗位425个,解决部分困难人员就业难题。

上一篇: 县妇联:突出“四个抓” 推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丹洲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建设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主办 | 三江县委组织部承办│电话:2825584 | 地址:柳州市文昌路66号│邮编:545006 | 桂ICP备2021006142号-5 | 桂公网安备 45022602000010号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