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乐苗族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乡村治理模式,打造“一核引领、多元共治”新格局,努力绘就绣美苗乡新图景。
党建+村民自治,激活乡村治理新引擎
坚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以纠治群众散漫为突破口,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以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贤能村民为核心的自主管理议事群体,利用村委、鼓楼、戏台等“微阵地”组织“微会议”,以拉家常的方式收集村情民意,积极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村寨管理上问计于民,施策为民,让群众在家门口参与决策。突出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建立群众利益纽带,扭转群众置身事外状态,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提高群众主动参与村屯管理积极性,成为乡村治理主体。
同乐村党总支部书记石春花介绍:“集体经济每一分钱都是全村的积累,怎么用群众都比较关心,主动提意见、讲看法,能自觉参与到全村发展上来”。
党建+文明创建,注入乡村治理新能量
以村党(总)支部为主导,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力推广自治区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结合地方人文风俗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因地制宜完善19个村村规民约,通过集体学习村规条款提高定约履约自觉性。以自治区移风易俗试点村归东村为样板,全面推进以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为重点的移风易俗工作,明确喜事1天办好、白事3天办完、个人礼金不超过200元等具体要求,鼓励群众改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旧俗陋习,为乡村治理注入新能量。
党建+环境攻坚,焕发乡村治理新面貌
“每个星期都重复着这些路线走几次”高洋村副主任倪成富说,“虽然有点枯燥,但看到寨子干净,心里也舒坦,不管怎么辛苦,高洋‘红旗村’这个荣誉要保住”。
同乐苗族乡以创建广西卫生村为抓手,全面盘查了各村屯卫生死角60余处,依托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公益人员开展公共场所、巷道、水沟卫生整治,动员群众自行清扫房前屋后,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干、公益人员跟着干、村民群众自愿干”的攻坚模式,让干净宜居面貌成为乡村自然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