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卫生健康部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贯彻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医疗保障工作,抓好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健康三江建设。经过全系统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状况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卫生健康系统始终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着重抓党建、强服务、惠民生、提质量、促发展,全面引领健康三江建设。2019年8月正式成立三江侗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2020年6月3日成立县人民医院党委,目前全系统党支部23个,均达到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医联(共)体联盟党建联建,助推医院快速发展。着重打造打造“健康三江 先锋同行”党建特色品牌,在卫生健康各项重点工作中,彰显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及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本色,在全系统形成党建与卫生健康事业统筹推进、互促双赢的工作格局。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条件显著改善。经过10年的建设,一栋栋标准化的医院门诊综合楼、住院部大楼、医技楼等拔地而起,花园式医院庭院与景庭树木花草互相辉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10月整体搬迁至新中心;“120”急救指挥中心2017年4月挂牌成立;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整体搬迁至新院;县中医医院2013年3月整体搬至新院;县妇幼保健院即将于2022年11月份整体搬迁至新院;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得到扩建或改造,均达到标准化建设;建设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199个,达到标准化建设153个。县、乡、村医疗硬件设施及医疗设备均迈上了新台阶。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院得发展百姓获实惠。2016年以来,该县积极推行柳州市中医医院、市工人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与三江县中医医院、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建立市、县紧密型的医联体,实施人才、技术、管理下沉,扶持专科建设、辐射远程医疗、提供技术支持。市级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充分下沉到了基层,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医联体“三江模式”得到国家卫健委、自治区和柳州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在巩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全县全面铺开,全县15个乡(镇)分别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构建成紧密型或松散型医共体,由县级医院以多种形式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托管;乡镇卫生院对本乡镇管辖的行政村卫生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进行全面指导、监督和管理。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医疗联合体格局,快速提高基层医疗水平,直接有效缓解基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目标。
基本医疗保障网全面建立,老百姓看病无忧。严格落实“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措施;全面落实 “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实施贫困患者医疗费用报销“一站式”结算服务便民政策,落实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报销费用比例达90%以上;全面落实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达80%以上政策;组织全县165个家医服务团队常年深入170个行政村开展基本公卫服务。基本医疗保障网已全面建立老百姓的医疗、健康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政策与乡村振兴得到有效衔接。
传染病防治体系不断完善,新发突发传染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该县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县人民医院感染楼于2019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搬迁项目于2021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于2020年7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县疾控中心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于2020年8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县中医院和15个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及哨点改造建设,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传染病检测能力、防控能力明显著提升。2020年初在应对突发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全县上下快速反应,密切配合,精准施策。至今,全县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疑似病例0例,无院内人员感染事件发生,有效维护了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踏上发展新征程,三江侗族自治县卫生健康系统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奋力谱写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篇章,为侗乡百姓铺就一条健康幸福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