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基层组织工作简报
2012年第16期
柳州市基层组织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8月20日
市领导曾艳率九家后盾单位赴融水县杆洞乡
开展定点扶贫工作
2012年8月6日至8月7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曾艳率由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柳州日报社、柳州广播电视台、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市中房地产公司、建设银行柳州分行等九家后盾单位组成的定点扶贫融水县杆洞乡工作领导小组,到融水县杆洞乡开展定点扶贫工作。
曾艳一行听取了杆洞乡工作汇报,并与小河村干部群众座谈,参观了小河村通村水泥路开工仪式和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奠基仪式。市委宣传部、柳州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向杆洞乡小河村捐赠“金银花烘干机”购机款10万元;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小河村捐赠价值1.5万的图书300册;市委宣传部、广西九盛控股有限公司向小河村捐赠篮球架一副;市艺术剧院和融水县文工团为小河村群众送去了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
曾艳表示,要全力支持杆洞乡扶贫工作,并对扶贫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明思路,做好扶贫工作五年规划,找到贫困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二是打基础,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为贫困村群众办实事,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三是强人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人才培养计划,认真做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推进村级文明。
(融水县杆洞乡小河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温书泉)
柳城县:乡镇党委书记汇报工作全部采用PPT课件
7月30日,一场与众不同的工作汇报会在柳城县委常委会议室举行,12位乡镇党委书记依次走上演讲台,以PPT课件形式,进行限定10分钟的脱稿汇报。每位乡镇党委书记汇报结束,由12位县委常委分别作5分钟的点评,再由县委书记总结,帮助各乡镇党委分析得与失,并提出了科学性、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据了解,柳城县委每年都要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领导,向常委会或全委会作半年汇报和年末汇报。过去,汇报的同志都是捧着材料,照本宣科式的汇报,很难客观了解和评定其汇报的真实性,难免出现个别“好大喜功”的单位为“邀功请赏”,“投机取巧”大作“材料文章”,甚至弄虚作假编造业绩、放大业绩的“浮夸”现象。
今年以来,县委围绕创先争优和解放思想,着眼于适应科技化、信息化发展需要、打造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现代党政”的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了乡镇党委书记从今年的半年汇报会开始,必须采用PPT课件进行汇报的硬性要求。各乡镇党委按照县委部署,在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拍摄和收集影像资料,组织人员制作了PPT课件,个别乡镇党委书记还专门进行了电脑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
通过创新实行乡镇党委书记采用PPT课件汇报,增强了领导干部学习技能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意识,提高了领导干部的电脑操作和运用水平,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直观地反映各乡镇的工作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浮夸汇报”现象的产生,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各乡镇党委书记走上演讲台,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脱稿汇报,提高了领导干部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通过同台竞技汇报,由各常委点评、书记总结,让各乡镇党委书记相互交流经验、寻找差距,进一步增强了“比、学、赶、超”意识,为提升部门执行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柳城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柳城县委组织部 罗远智、韦志刚)
融安县:突出“三个结合”,力推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
为扎实有效开展基层党组织“创星升级”活动,推动党建科学化上水平,融安县认真贯彻落实柳州市委下发的《柳州市村级党组织“创星升级”活动实施方案(试行)》文件精神,立足本县实际,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突出“三个结合”,大力推进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纵横”结合,不留死角
一是横向到边,逐个击破。针对全县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四大难问题”,该县积极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创先争优等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将问题逐个击破,促使全县各基层党组织通过整顿转化,实现晋位升级。二是纵向到底,层层落实。针对“创星升级”活动自评阶段得出的结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各乡镇党委跟进实施,各乡镇党委书记负总责,乡镇组委具体抓,各村级党组织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全力指导未评星级的基层党组织查摆问题,制定措施,大力整顿;重点督查一星级党组织并将其作为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的重点;整改提升二星级、三星级基层党组织,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提高一个水平;配合管理好四星级及以上基层党组织,协助市委组织部抓好四星级基层党组织的巩固提高等。三是查漏补缺,全面推进。以全县村“两委”干部轮训为契机,单独开辟课程对村干部进行培训,对“创星升级”活动的方案、分类定级标准、活动意义等进行再学习、再动员,确保每一位村干部都对活动深入了解和全面认识,从而全面推进“创星升级”活动顺利开展。
二、“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融安县按照自评阶段的结果,结合全县实际,在南北两个点(即南部的大良镇和南村党总支部和北部的大将镇龙妙村党总支部)确立两个“创星升级”活动示范点,这两个支部自评为四星级党支部,具有规章制度健全、党员带头作用明显、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群众评议较高的典型性。融安县将以这两个支部作为全县开展“创星升级”活动的样板支部,在继续抓好这两个支部建设的同时,大力号召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后进党组织到这两个示范点进行学习,通过观摩交流、经验座谈,以先进带后进,以示范推全面,带动全县基层党组织比学赶超,促使全县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
三、“重中”结合,全面发展
融安县将“创星升级”活动与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融安”这一中心任务结合起来,用“创星升级”活动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用基层党组织的“细胞”来激发全县各个领域的活力。在开展“创星升级”活动中,注重将此次活动与扶贫攻坚工作、农民人均收入倍增计划等重点工作联系起来,重点指导县直各单位、村级经济组织、各种种养协会及致富能手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党建促经济发展的目标,促进全县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融安县基层办)
鹿寨县:以“接力行动”破解党员发展难题
近年来,鹿寨县针对农村党员发展难、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和党员队伍老龄化的现状,探索建立在高中和职校中以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重点,以发展青年党员为目标的“接力行动”,有效破解发展党员难题。
一、坚持“四早”,找准党的接班人
一是早启蒙。从新生入学开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业余党校、党知识进班会、党知识进团会和短期军训、个别谈心、党章学习小组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改变了过去“坐等上门”、“自然成熟”的观念和做法。二是早“推优”。共青团组织积极总结“推优”工作经验,研究和解决“推优”工作中的新问题,逐步完善“推优”工作。党组织在部署发展党员工作时,对“推优”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制订发展党员工作规划时,重视团组织的“推优”意见。重视吸收团干部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坚持学生入党一般应从团员中发展,和发展团员入党一般要经过“推优”的原则,使“推优”工作成为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使共青团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来源。三是早培育。从新生入学就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调查摸底工作,注重了解新生的思想表现,把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表现好、品学兼优的学生会干部、班(团)干、三好学生列为培养教育对象,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对已经提出申请入党的学生,指定入党培养联系人,采取传帮带、交任务、压担子、系统培训等办法,加速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促进他们快速健康成长。对有入党愿望的学生,启发、鼓励其正式提出入党要求;尚无入党愿望的学生,区别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培养、端正学生入党动机,引导他们“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努力做到思想上首先入党,在学习、生活、守纪等各方面起表率作用。四是早发展。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对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考察,把思想进步快、表现好、条件成熟的积极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形成党员队伍合理的梯度分布。工作中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准确把握工作节奏,确保学生党支部党员数量稳中有升,从低年级开始加大培养教育力度,二年级重点做好发展工作,三年级在继续做好发展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预备党员再教育工作。
二、严把“四关”,确保发展党员质量
一是严把培养教育关。拟发展对象必须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的重点培养教育,必须参加五到七天(或不少于四十个学时)的集中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发展入党。对那些培养时间不够和条件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毕业后,高中(职校)学校党组织负责将其培养教育的有关档案材料转给高校、部队、户籍所在地党组织或工作所在单位党组织,避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脱节,确保培养教育工作的连续性。二是严把条件关。在坚持党员标准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把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和现实表现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三是严把程序关。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对象的确定,必须严格履行征求意见、民主测评、组织谈话、预审、公示、审批、备案等程序。每个环节必须按规定运行,不允许简化或违反程序。在决定发展党员时,党支部必须进行充分讨论,必须尊重多数党员意见。四是严把转正关。坚持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培养人谈话、党支部定期分析等考核制度,加强对预备党员日常教育,让他们入党后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使他们“进了党的门,做好党的人”。预备党员各方面表现一般,作用不突出的,要延长预备期或不予转正。
自2010年开展“接力行动”以来,该县共在高中、职校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0多名,发展党员32名,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的力量。
(鹿寨县委组织部 李子武)
柳北区贫困村第一书记心系村民办实事
今年以来,柳北区5名贫困村第一书记紧紧紧围绕当好“五种人”和“六个不准”的工作纪律要求,以“三进三同三问”工作为切入点,与困难户“结穷亲”,助贫困村“换新颜”,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赢得了当地村民的好评。
一、真心为民做规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尽快了解村情民意、贴近百姓,贫困村第一书记入村后,抽出20天左右的时间对联系村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积极撰写民情调研报告,认真分析所驻村“三农”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村干部一起制定本村经济发展的长、中、短期规划。
石碑坪镇泗角村第一书记苏炜驻村后,立即走村入屯,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村情、体察民意,把村民最期盼的事记下来,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与大滩村“两委”班子成员集思广议,理清思路,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出《泗角村两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两年内“修整一条入户道路、开发一个文化场所、发展一个特色产业、成立一个种养协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五个一”目标。并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及时召开全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审议。经过上下反复征求意见,得到了全体党员和村民的一致拥护。
据统计,目前全区5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共走访群众225户,形成调研报告5篇,记“驻村日记”和“民情日记”104篇,科学制订整村发展规划方案3个。
二、身体力行办实事
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稳,则天下安。柳北区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后,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社会稳定,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不误、双促进”,为贫困村唱响希望之歌,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沙塘镇上垌村第一书记郭平贵到任后,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不遗余力为贫困村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经走访了解,上垌村与柳城走马牧场存在多年的山林纠纷,2008年曾发生过械斗事件,打伤了人。今年5月,一、二队村民向村委反映走马牧场单方面将有争议的土地发包,引发矛盾,得知这一消息后,郭平贵同村干一道一边劝告村民要相信政府,不要擅自行动,一边及时向沙塘镇政府、柳北区调处办、林业局等部门反映情况。7月18日,郭平贵与村支书、主任陪同柳北区相关部门领导到有争议的地块实地察看,确定了地块方位和面积。由于报告及时、措施得力,让该纠纷一直在政府的掌控之下,没有引发更大的矛盾。
据统计,全区5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0件,协助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和村“两委”干部大培训290人次,调处各种矛盾纠纷14起。
三、争取项目促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是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首要责任。自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他们就村庄整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素质培训、新型合作医疗、集体经济发展、丰富群众文娱活动等方面与村干部、群众进行交流,共谋发展大计。
龙头镇隆水村第一书记宋子骁在驻村中,了解到该村黑山羊养殖户徐宗平因地制宜,利用自家山坡、水塘、溶洞等特殊地形开黑山羊特色养殖,在该村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山羊养殖业,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带头人,而且他还有成立合作社,扩大山羊养殖规模和带动群众一起致富的愿望。宋子骁立即将成立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的设想形成文字材料,向有关部门申请成立隆水村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该村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
据统计,目前全区5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共引进项目6个,引进项目资金和帮扶资金336.25万元,培育特色优势产业3个。
(柳北区委组织部 关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