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试点建设打造老年教育“半小时步行学习圈”
为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效破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问题,柳州市大力推进“家门口”老年大学试点建设,创新性融合老年教育与社区服务,打造“半小时步行学习圈”,推动形成覆盖广泛、资源共享、特色鲜明的老年教育发展新格局。
坚持“共建”与“共管”四级联动
高起点谋划办学
紧紧围绕试点建设工作,建立市级统筹指导、城区抓落实、镇(街道)抓保障、村(社区)配合支持的四级联动机制。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制定下发《2023年柳州市“家门口”老年大学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老干部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市老年大学负责人和各城区党委老干部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柳州市“家门口”老年大学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人员一起抓、市区联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确保组织到位。二是精心谋划试点社区。坚持把“因地制宜、紧贴需求”作为办好“家门口老年大学”的首要条件,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各申报试点社区的现有办学环境、教学设施和活动场地情况,并采取下发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深入交流等方式,精准摸排社区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确定10个试点社区重点推进。三是建立共建共管团队。按照“便于教育管理、便于活动开展、便于发挥作用”原则,充分借鉴老年大学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组建“试点社区班主任—城区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市老年大学工作人员”三级教学管理联合团队,支持学员以主人翁身份参与日常管理,提高“家门口”老年大学管理效益。
坚持“试点”与“示范”同步建设
高标准推进办学
坚持“试点”即“示范”的理念,将“示范”标准贯穿“试点”建设全程。一是建设“六有”示范教学点。对照社区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场所管理等“六有”标准建设示范教学点,达标试点社区获赠“柳州市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牌匾。针对部分设备不齐全的社区,市老年大学做好兜底保障,协助配齐教学所需的教具,为办学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二是打造市区一体化办学体系。通过三级教学管理联合团队一对一“传帮带”方式指导社区教学点做好招生报名、教学组织、教师考勤考核和班级日常管理,确保各教学点在制定教学计划、发布招生简章、组织招生报名、开展日常教学等主要环节均与市老年大学同频共振。今年,10个社区教学点共开设5个专业、18个班级,招收学员630余人。三是构建标准化办学管理制度体系。以市老年大学管理制度为基础,结合2022年试点办学经验和社区教学管理特点、规律,制定《柳州市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班级管理制度》、《柳州市老年大学社区教学点班长(班委会)职责》和8项工作台帐模板,供社区教学点参照执行。
坚持“四联”与“四共”有机融合
高质量实现办学
积极探索“平台联建、线上联享、线下联教、活动联办”“四联”办学机制,实现社区教学点“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课件共学、品牌共塑”,确保“家门口”老年大学办学实效。一是把师资队伍“建起来”。积极协调各方师资,从市老年大学现有师资库中精心挑选德才兼备的名师组建一支优秀的“送教上门”教师团队,组织教师团队根据社区教学周期制定教学计划,做好备课试教等工作。二是把丰富资源“用起来”。充分借助市老年大学现有的资源和平台,实现优质师资、课件资源共享,通过“金秋学苑”网络学习平台,“智慧校园”教务管理系统等分享团队管理、制度建设等经验,为社区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学员管理效率、网络学习资源、规范有序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支持。三是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坚持老年大学“政治立校”的办学宗旨,将老年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区工作有机融合。通过社区教学点“思政教育小课堂”,在课前5分钟,通过专题宣讲、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学员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学员党员、“银发”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和引导60余名老年学员发挥所学所长,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环境整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