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考试与测评 > 工作动态 > 正文
市考评办教育培训工作显成效
发布日期:2012-10-18      | 字体大小:【

    在未来5年时间内,柳州企业家总量达到大幅增加、结构明显优化、成长环境显著改善的目标,需要由这样的“金字塔”型的结构图来逐一实现:5名左右所在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在亚洲乃至全球同业国际知名的企业家;10名左右所在企业年销售收入100亿—300亿元、在全区、全国同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著名企业家;200名左右所在企业年销售收入1亿—100亿元的企业家;300名左右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职业经理人;3000名左右具有企业家内在素质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企业经营者。

                                                             ——《柳州市企业家成长促进计划》

    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管理人才、科技拔尖人才、党政干部……近十年来,市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工作办公室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途径,为我市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培训服务,助推企业家精英健康成长。

    “走出去”培训,十余年造就品牌

    “十年铸一剑!”谈起发展之路,市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解思明感慨万分。十余年时间里,考评办培养人才数不胜数,自身也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

    世纪之交,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日益突出。市委、市政府从我市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优化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选送一批年纪轻,综合素质高,工作实绩突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管理知识和经验。

    而市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工作办公室是这一决策的践行者,以及创新培训特色的开拓者。

    从2000年起,每年开办一期经理职业化培训班,报名参加者十分踊跃,成为我市近年来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大亮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往往来自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缺乏系统的工商管理知识,如何适应新的岗位,成了他们的当务之急,因此他们成了经理职业化培训班的主要生源。该培训班提供的课程,主要是MBA(工商管理)课程的浓缩版,通过学习,让学员迅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的精髓,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用上。带着问题去学,学员们都有“瞌睡遇着枕头”的感叹。

    市政府每年拿出100多万元用于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经过多年努力,该办注重找准培训定位、优化培训资源、突出培训特色,探索出了一条本土经理人职业化培训的成功之路。至今已采用外送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方式,先后培训企业职业经理人才10批328名,为企事业单位引进和推荐高素质管理人才56位,培训各类人才四千多人,成为全市职业经理人培训的知名品牌,也成为我市高级管理人才成长的一个“摇篮”。

    创新培训,让课程更具吸引力

    培训,如何吸引大家,这是一大课题,也是一大难题。如果培训没有吸引力,那么培训效果可想而知。该办十余年来,不断探索努力,拓宽培训渠道和培训领域,增加培训内容,灵活设置课程、创新培训模式,在这方面做足了文章,下足了功夫。

    2012年中期,由我市事业单位、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中的96名经营管理骨干组成的经营管理骨干能力提升研修班学员,分二批赴清华大学学习。

    培训前该办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及事业单位开展调研,其中90%的单位领导认为:培训时间安排不宜过长,建议每期5-8门课程,采取分批多期轮训的方式,避免工作和学习产生冲突。结合调研需求,确定培训时间为10天左右,并根据学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设置了执行力提升、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管理者角色认知定位、循环经济与持续发展、融资与资本运营、区域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管理与沟通协调等课程。

    市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工作办公室在不断地摸索中逐渐完善:不断拓宽培训渠道和培训领域,把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哈工大等著名院校作为基地,以经营管理人才为主要对象的经营管理能力培训班和以技术(管理)人才为主要对象的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培训班,逐步完善了不同队伍的培养建设通道。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培训时间和班次,创新培训模式,不光是课堂的学习,还增加了挂职实践锻炼,创办学习网络平台、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积极落实《柳州市企业家成长促进计划》、《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关于2008—2012年柳州市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新要求。

    求知若渴,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每次培训就像一次‘洗脑’”,这是每次学成归来,学员们交流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十余年来,市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工作办公室为促进我市企业家的成长,为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为推动“柳州智造”默默努力。

    肖先生是一名职业经理人,同时在两家公司任职。他参加了经理职业化培训班后,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有了新的认识,学成后致力于麾下一家公司的并购工作。目前,该公司在南宁、柳州两地的连锁店遍地开花,多达50余家,发展得有声有色。

    郝先生经营的连锁超市在当地小有名气。然而,他多年苦心打造的连锁品牌,最后还是被同城的另一连锁品牌吞并。参加了市考评办承办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经理职业化培训班后,他发出感叹:“如果早点参加这样的培训,说不定就不是现在这样的结果了。”

    “面对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不少‘老总’学生的学习精神让人钦佩。通过培训,改善我市各类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他们了解、熟悉和掌握先进管理方法,明了当今世界经济最新发展态势,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拓宽思路,提高综合素质和管理技能,并成为我市经济加速发展和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发展战略,以及‘柳州智造’这一目标的生力军。”市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解思明总结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