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 石丰毓
第一片段:部会议室“读书大讨论活动”现场
“我们一个单位、一个集体或是一个团队,都应从传统国学文化丰富的精神世界中汲取有益的养份,营造一种与人为善、向上和谐的氛围,坚持仁爱思想和对人宽恕观念,共同保持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从而使大家快乐和谐幸福的生活。”
“读《于丹〈论语〉心得》,我们学习的不仅是处世为人、修身齐家的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敬畏万物、顺应自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我很赞赏圣人孔子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赞同于丹博士的精彩点评。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觉得交友是应该持非常慎重的态度的。”
“组织部是做小事的部门,是为广大干部职工做服务工作的部门……要有‘愿将事业当爱子,却把名利做浮云’心态,不断炼就自己识别人的智慧、任用人胸襟、成就人的境界,体现‘三个之家’的人格魅力”……
这是2007年10月10日下午柳州市委组织部开展的一次读书大讨论,各科室(中心)代表在围绕《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观点,结合个人的工作和思想实际的部分发言。今年7月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骆振严分别给部机关干部职工赠送了《于丹〈论语〉心得》、《世界是平的》、《中国的新革命》、《帝国的惆怅》、《人体使用手册》等五本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并要求部内干部认真阅读、深刻领悟、活学活用,形成组工干部主动学习、相互学习的良好风气。当天下午是对《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进行学习大讨论,组织部十个科室(中心)的代表,分别在讨论会上畅谈了自己学习《于丹〈论语〉心得》的心得体会,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从处事之道、识人用人、交友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让所有在场的干部感受国学《论语》的博大精深,经历了一次心旷神怡的心灵之旅。
今年2月份,柳州市委组织部下发了《柳州市委组织部职工学习制度》和《柳州市委组织部2007年干部职工学习计划》,明确规定了干部学习的时间和任务,并把《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领导者素质》、《组织工作》等学习内容详细列出,其中《领导者素质》、《组织工作》等规定为必读书籍。计划还安排了部内人员每月两次到市委党校学习和在部内学习,内容涉及“领导讲话稿的撰写”、“多媒体课件制作”、“人才评价技术和应用”等前沿知识和业务培训,组工干部对中央、国家的大政方针特别是有关组织工作的政策、法规更加熟悉,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风气,树立了良好的组工干部形象。
第二片段:部某科室内
“您好,我来审核我们处级领导的薪级工资。”
“您的工资可以直接到人事局工资科审核,从2007年10月起,除第一次工资套改和新调入人员工资确定外,处级干部工资由市人事局审核。”
“哦,这样真好,省去了很多审批手续,以后办工资就快多了……”
这是部内某科室同志和前来办理处级干部工资审核手续的干部的一段对话。
我市工资审批一贯的做法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审批,处级干部工资审批程序是:处级干部所在单位按政策将准备的调资名册和有关呈报材料,报市人事局审核,审核通过后再报市委组织部审批,最后回市人事局开增资批复。按照程序,处级干部工资报到市组织部审批,先由业务科室审核,再报分管部领导签字审批才能办理,不能“立等可取”。基层单位办理处级干部工资审批除了需要等几天外,还要在单位、市人事局、市委组织部之间来回奔跑,耗时费力。随着行政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机关各单位的审批项目不断调整、减少,审批程序和手续不断简化,处级干部工资审批权限或手续的调整迫在眉睫。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多次沟通、协商,本着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原则,决定对处级干部工资审批程序进行调整,除第一次工资套改和新调入人员工资确定外,处级干部工资原则上由市人事局审核,事后报市委组织部备案。这是市委组织部不断调整、减少审批程序,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一重要举措。
今年3月以来,部里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围绕“作风最正、效能最好”这个目标,柳州市委组织部印发了《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服务承诺》、《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三项制度”实施办法》,其中把“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度”三项制度具体规定以服务承诺向方式向外公布,制度明确规定了谁是责任人、限时办结的内容及要求和责任的追究范围和办法。按照制度要求对来访办事人员,要详细解答,能办的事要马上办理,不能马上办理的要说明情况,限时办结。同时从制度监督、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方式对干部进行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组工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保证政令畅通。当前,柳州市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孕育腾飞、铸造辉煌的阶段,需要组工干部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为党员、干部、人才和群众服好务,待人平等、热情、谦和、诚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组织工作干部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把组织部建设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的部门,真正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
第三片段:某局档案室内
“你们的档案以后要按这样整理,平时注重收集他们的个人材料,把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形成制度……”
这是组织部同志8月份下到某局档案室指导干部档案管理升级达标和在场的干部说的话。2007年4月,柳州市委组织部修改完善制定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包括档案查阅借用制度、收集送交制度、鉴别审理制度、保管保密制度、转递统计制度)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其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形成工作流程上墙,让来办事群众和干部清楚、明白。档案工作的规范化,使我市的档案管理水平又升上一个新台阶。
为使组织部能更好的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柳州市委组织部加强制度创新和制度规范工作力度,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制定制度,把制度建设做为建立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柳州市委组织部保持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在自身建设方面,从增强党性入手,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先后修改、制定和完善了本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廉政承诺制度》、《机关作风建设制度》、《干部谈心制度》。从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入手,修改完善《人事工作暂行办法》,明确部内干部轮岗交流、竞争上岗和“上派下挂”方面的规定。从规范管理入手,建立健全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完善了《机关工作人员公道正派行为规范》、《机关事务管理办法》、《机关作风建设七项制度》等管理制度等。在对外业务建设方面,以提高科学性为目标,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完善《柳州市处级领导职务聘任制暂行办法》和《柳州市县区党委全委会对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等制度;研究制订《柳州市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干部工作流程;制定出台《柳州市党政干部“两个源头”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党政领导干部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企业与党政机关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以增强有效性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研究制订了《柳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监督办法(试行)》和《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关于派员列席下级党组织讨论决定干部会议的暂行规定》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制度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组织建设的各个环节,努力开创柳州市组织工作的新局面。(此文获柳州市组织系统“创一流业绩,迎接十七大”征文评选三等奖)
第一片段:部会议室“读书大讨论活动”现场
“我们一个单位、一个集体或是一个团队,都应从传统国学文化丰富的精神世界中汲取有益的养份,营造一种与人为善、向上和谐的氛围,坚持仁爱思想和对人宽恕观念,共同保持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从而使大家快乐和谐幸福的生活。”
“读《于丹〈论语〉心得》,我们学习的不仅是处世为人、修身齐家的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敬畏万物、顺应自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我很赞赏圣人孔子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赞同于丹博士的精彩点评。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觉得交友是应该持非常慎重的态度的。”
“组织部是做小事的部门,是为广大干部职工做服务工作的部门……要有‘愿将事业当爱子,却把名利做浮云’心态,不断炼就自己识别人的智慧、任用人胸襟、成就人的境界,体现‘三个之家’的人格魅力”……
这是2007年10月10日下午柳州市委组织部开展的一次读书大讨论,各科室(中心)代表在围绕《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观点,结合个人的工作和思想实际的部分发言。今年7月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骆振严分别给部机关干部职工赠送了《于丹〈论语〉心得》、《世界是平的》、《中国的新革命》、《帝国的惆怅》、《人体使用手册》等五本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并要求部内干部认真阅读、深刻领悟、活学活用,形成组工干部主动学习、相互学习的良好风气。当天下午是对《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进行学习大讨论,组织部十个科室(中心)的代表,分别在讨论会上畅谈了自己学习《于丹〈论语〉心得》的心得体会,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从处事之道、识人用人、交友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让所有在场的干部感受国学《论语》的博大精深,经历了一次心旷神怡的心灵之旅。
今年2月份,柳州市委组织部下发了《柳州市委组织部职工学习制度》和《柳州市委组织部2007年干部职工学习计划》,明确规定了干部学习的时间和任务,并把《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领导者素质》、《组织工作》等学习内容详细列出,其中《领导者素质》、《组织工作》等规定为必读书籍。计划还安排了部内人员每月两次到市委党校学习和在部内学习,内容涉及“领导讲话稿的撰写”、“多媒体课件制作”、“人才评价技术和应用”等前沿知识和业务培训,组工干部对中央、国家的大政方针特别是有关组织工作的政策、法规更加熟悉,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风气,树立了良好的组工干部形象。
第二片段:部某科室内
“您好,我来审核我们处级领导的薪级工资。”
“您的工资可以直接到人事局工资科审核,从2007年10月起,除第一次工资套改和新调入人员工资确定外,处级干部工资由市人事局审核。”
“哦,这样真好,省去了很多审批手续,以后办工资就快多了……”
这是部内某科室同志和前来办理处级干部工资审核手续的干部的一段对话。
我市工资审批一贯的做法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审批,处级干部工资审批程序是:处级干部所在单位按政策将准备的调资名册和有关呈报材料,报市人事局审核,审核通过后再报市委组织部审批,最后回市人事局开增资批复。按照程序,处级干部工资报到市组织部审批,先由业务科室审核,再报分管部领导签字审批才能办理,不能“立等可取”。基层单位办理处级干部工资审批除了需要等几天外,还要在单位、市人事局、市委组织部之间来回奔跑,耗时费力。随着行政效能建设的深入开展,机关各单位的审批项目不断调整、减少,审批程序和手续不断简化,处级干部工资审批权限或手续的调整迫在眉睫。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多次沟通、协商,本着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原则,决定对处级干部工资审批程序进行调整,除第一次工资套改和新调入人员工资确定外,处级干部工资原则上由市人事局审核,事后报市委组织部备案。这是市委组织部不断调整、减少审批程序,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一重要举措。
今年3月以来,部里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围绕“作风最正、效能最好”这个目标,柳州市委组织部印发了《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服务承诺》、《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三项制度”实施办法》,其中把“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度”三项制度具体规定以服务承诺向方式向外公布,制度明确规定了谁是责任人、限时办结的内容及要求和责任的追究范围和办法。按照制度要求对来访办事人员,要详细解答,能办的事要马上办理,不能马上办理的要说明情况,限时办结。同时从制度监督、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方式对干部进行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组工干部的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保证政令畅通。当前,柳州市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孕育腾飞、铸造辉煌的阶段,需要组工干部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为党员、干部、人才和群众服好务,待人平等、热情、谦和、诚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组织工作干部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把组织部建设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的部门,真正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
第三片段:某局档案室内
“你们的档案以后要按这样整理,平时注重收集他们的个人材料,把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形成制度……”
这是组织部同志8月份下到某局档案室指导干部档案管理升级达标和在场的干部说的话。2007年4月,柳州市委组织部修改完善制定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包括档案查阅借用制度、收集送交制度、鉴别审理制度、保管保密制度、转递统计制度)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其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形成工作流程上墙,让来办事群众和干部清楚、明白。档案工作的规范化,使我市的档案管理水平又升上一个新台阶。
为使组织部能更好的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柳州市委组织部加强制度创新和制度规范工作力度,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制定制度,把制度建设做为建立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柳州市委组织部保持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在自身建设方面,从增强党性入手,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先后修改、制定和完善了本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廉政承诺制度》、《机关作风建设制度》、《干部谈心制度》。从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入手,修改完善《人事工作暂行办法》,明确部内干部轮岗交流、竞争上岗和“上派下挂”方面的规定。从规范管理入手,建立健全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完善了《机关工作人员公道正派行为规范》、《机关事务管理办法》、《机关作风建设七项制度》等管理制度等。在对外业务建设方面,以提高科学性为目标,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断完善《柳州市处级领导职务聘任制暂行办法》和《柳州市县区党委全委会对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等制度;研究制订《柳州市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干部工作流程;制定出台《柳州市党政干部“两个源头”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党政领导干部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企业与党政机关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以增强有效性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研究制订了《柳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监督办法(试行)》和《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关于派员列席下级党组织讨论决定干部会议的暂行规定》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制度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组织建设的各个环节,努力开创柳州市组织工作的新局面。(此文获柳州市组织系统“创一流业绩,迎接十七大”征文评选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