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综述
“土专家”、“田秀才”,这是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俗称。2003年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把加强这支特殊的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强力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培养
围绕产业发展 立足生产实践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建设好农村实用人才这支队伍,首先得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养。近年来,农业部针对农村实用人才带领农民共同致富能力不强等问题,大胆探索,强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
江苏华西村、安徽小岗村、河南刘庄村,都是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于是,培训课堂被搬进了这些先进村中,使新农村建设的现场成为课堂。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先进典型,学员们亲眼目睹小康村的全面发展和巨大变化,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的内涵有了直观而深刻的理解。
此外,农业部门还把生动、鲜活的新农村建设典型编写成教学案例,并制作声像教材,用丰富、翔实、生动的案例教学,提高培训的实效。
“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必须始终围绕产业发展,立足生产实践。”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7年来,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培训工程。
结合实施产业项目也是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一条捷径。各地按照以人才支撑产业、以产业造就人才的思路,在农村组织实施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项目,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引进来、走出去,一些地区还针对本地农村实用人才短缺的现状,大兴人才引进之风,带动和促进本地人才的成长。在北京等地,农业部门就组织引导科研院所专家、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或协会管理人员等与农户“一对一”结对子、签协议,为农户在生产、技术、品种、管理理念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指导,在一定时间内,将具有一定基础、有积极性的农村劳动者培养成为农村实用人才。
扶持
农村人才受奖 城市人才支农
农村人也能评职称?
这在以前不可想象。近年来,各地纷纷探索农村实用人才评价途径,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参加职业资格评定。北京制定《北京市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标准》,提出了技术、管理、营销、生产和社会5大类1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安徽出台《安徽省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为符合条件的农村实用人才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开辟通道……有的地方甚至还推出了类似农村实用人才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等创新之举。
不光给评职称,农村实用人才还能定期受到表彰奖励!截至目前,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农业部联合开展的“全国农村优秀人才”表彰活动,已表彰了180名各行各业的农村优秀人才。农业部每两年开展一次“中华农业英才奖”评选表彰活动。
“多亏了小额担保,让我有了创业的本钱!”苏北老汉老蒋靠着2万元贷款起家,走上了养鸡专业户的“阳光道”。他的成功,得益于江苏为农村实用人才专门设立的创业担保基金,为农业创业者提供中小额贷款担保。近年来,各地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类似这样为农民提供服务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宽。在福建,农村信用社创新业务品种,开发推广海域、林权、茶园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巾帼创业贷款、支持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等,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并在同等条件下对回乡创业农民优先;在山西等省,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分级建立,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依托,以乡镇村屯人才服务站和劳动力服务站为网点,四位一体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这些都极大便利了农民对科技、资金、信息的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农民与市场的对接。
“大学生村官”,这几年在农村名头可是响得很,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已蔚然成风。中央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后,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开展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工作的“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计划。
硕果
规模稳步壮大 结构明显优化
7年光阴,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长足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队伍规模稳步壮大,这是最能看得见的变化。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820万人,比2005年增长42%。从类型上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主要可划分为5类,即生产型人才、经营型人才、技能带动型人才、科技服务型人才和社会服务型人才。
不光数量大幅增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结构也明显优化。据测算,复合型人才目前约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1/3。而随着进城务工农民渐次返乡,创业型农村实用人才也日益增多。据调查,有13.8%的返乡人员在家乡创业,几乎所有的外出务工人员都掌握了1—2门技能,有的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人才到农村基层就业,也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中组部、原人事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中组部等部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直接为农村输送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此外,有关部门开展的“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专家服务“三农”等活动,不仅开辟了高级人才直接为“三农”服务的新途径,也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专家表示,数量大幅增长、素质显著提升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明显增强。
近几年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6年保持较高增幅,农村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有了新突破,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也与农村实用人才的支撑作用密不可分。(盛若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