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轮换以来,我们秉承‘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思路,确保新驻村工作队在前届驻村工作队铺好的路上接着干。”梅林乡党委书记杨文福说。近年来,梅林乡梅林村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一棒接一棒干,在作风锤炼、产业赋能、文明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梅林特色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梅林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红华在梅林乡电商物流中心帮忙搬运物资。吴赵理 摄
“今年,我们村遭受历史洪灾,群众受灾严重,驻村第一书记主动联系后盾单位给予我们支援,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灾后重建家园的信心,获得了全村群众一致好评。”梅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远江说。在2025年6月特大洪水抗灾中,驻村工作队依托“党建联建+水情共享”微信群及善治美村级服务平台提前发布洪水预报,及时组织党员突击队转移群众,实现全村零伤亡。灾后重建期间,驻村工作队带头清淤消杀、协调物资,14天内恢复基础设施,彰显“人民至上”的担当。同时,驻村第一书记积极争取到后盾单位帮扶资金约5万元,用于修缮村部、购买办公器材、捐赠应急物资,及时恢复服务群众日常工作。相关工作经验做法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平台点赞推广。

梅林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红华在菌菇产业基地查看菌菇生长情况。石兴友 摄
“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一手抓产量、一手抓销量,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当地农户的收益。”梅林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红华说。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中草药广藿香种植项目,以“公司+农户”模式运营,种植广藿香140亩。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推动菌菇类产业规模化发展,基地上架菌棒15万棒,预计年产值达100万元。同时,依托后盾单位广西市场监管局支持30万元,建成梅林乡电商物流中心,今年成功引进电商平台入驻,每天配送3000余单,带动20余人就业,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形成“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线上销售”一体化链条。

梅林村举办“二月二”侗族大歌节。龚普康 摄
“近年来,村里面打架斗殴的事基本没有了,牌桌变成了琵琶琴,邻里互帮互助,矛盾也少了很多,这得益于上级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大力宣传和引导。”荣获三江侗族自治县“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肖献红说。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强红白理事会和互助协会等自治组织,建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宣讲队伍,健全“工作队引导+百姓宣讲”工作机制,将移风易俗内容编入侗族大歌,通过“二月二”侗族大歌节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进行宣讲,积极宣传倡导厚养薄葬、文明祭扫,抵制红白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同时运用“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和“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汇聚身边好人好事,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倡导文明新风。梅林村荣获柳州市“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