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换届风气监督 三江动态 侗乡党建 人才工作 干部工作 远教课堂 三江组工 理论研究 侗乡党旗红
  当前位置:首页 >> 侗乡党建 >> 文章内容
 站内搜索
最新新闻
· 《共产党员手机报》全新上线
· 凝心聚力“两个覆盖” 激活新兴领域“红色引擎”
· 【学习身边榜样 • 我们村的老党】吴运柳:党建织就和谐网 红心暖透幸福家
· 【学习身边榜样 · 我们村的老党】滚光德: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与“贴心人”
· 淬炼实干本领 赋能侗乡发展——三江侗族自治县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结业
· 县委组织部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组工担当筑牢高质量发展政治保证
· 老堡乡老巴村:党建引领“四维发力” 苗寨振兴展新颜
· 【学习身边榜样•岗位先锋】唐日斌:景区里的“安全哨兵”
· 县委书记贺莹为三江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授课
· 【网络中国节·重阳】重阳慰问老干部 共话侗乡新发展
热点新闻
· 【网络中国节•清明节】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 湘桂黔三省(区)四县共商平安边界建设 着力打造省际平安边界样板区
· 支部当主角 唱响产业振兴“重头戏”
· 广西首批!丹洲村荣获自治区级“金字招牌”
· 郭善习深入程村乡开展春季走访慰问工作
· 县委县直机关工委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宣讲报告会
· 三江县委党校召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暨清廉机关工作部署会
老堡乡老巴村:党建引领“四维发力” 苗寨振兴展新颜
 
发布日期:2025-11-05 | 来源:老堡乡 | 作者:覃筱惠

老堡乡老巴村位于三江县城西南部,是一个坐落于三条江交汇处、白云山脚下的传统村落。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从强基、兴业、善治、惠民四个维度精准发力,蹚出了一条苗寨振兴的特色之路。

老巴村航拍图。龚普康 摄

党建铸魂强根基,“田间宣讲”凝聚振兴合力

“以前支部活动形式单一,党员作用难发挥。现在不一样了!”老党员王阿伯感慨道。面对支部凝聚力弱的问题,老巴村打出强基提质“组合拳”。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每月固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防返贫监测、产业发展等纳入议题,变“软要求”为“硬约束”

积极推行“理论+实践”学习模式,邀请乡领导进行“田间宣讲”5场,用方言和案例解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组织党员赴桂林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激发“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担当。年内开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题宣讲、学习会8场次,组织党员参与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一线实践10次,有力提升村干部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增强。

老巴村移风易俗“双语”宣讲会现场。韦珊 摄

发展破局兴产业,“云端茶香”飘出致富新路

针对产业零散、增收渠道单一的问题,老巴村立足资源禀赋,推动“三资融合”。整合土地资源建成集中连片标准化茶园,打造核心产业基地。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推广标准化种植,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为延伸产业链打下坚实基础。村里还盘活了闲置的村集体茶叶加工厂,引入企业升级加工设备,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成功打造“老巴云端茶”品牌,实现茶叶就地加工增值。“全村茶叶种植面积约3000亩,年均亩产茶青约200斤,现在农户每年售卖茶青约增收1到2万元。”老巴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贵良算起了增收账。同时,该村利用后盾单位帮扶资金盘活资源,建成“伴云居”民宿,依托三江口AAAA景区资源,打造集摄影、研学、休闲于一体的文旅融合综合体,并发展侗绣、琵琶歌等文化体验,拓宽增收渠道。

老巴村伴云居民宿。莫江泉 摄

治理赋能建机制,“公益超市”兑出文明新风

“攒了积分,在超市换酱油、食用盐,划算又光荣!”村民韦大姐拿着用参与环境整治换来的积分券,在村里的公益超市高兴地兑换着生活用品。

积分兑换活动现场。王双雨 摄

该村将参与环境整治、尊老爱幼、参与村级事务、移风易俗等行为量化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物品,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热情高涨。截至目前,已累计兑换5019积分。同时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利用“四议两公开”规范运行,并通过公开栏、微信群实时公开。建立“村党支部+村民理事会”协同机制,发挥理事会人熟地熟优势,在矛盾调解、村庄规划中积极作为。

服务暖心惠民生,“后盾力量”夯实幸福基石

“篮球场建好了,孩子们打球有地方了;排水沟修通了,下雨天也不怕积水了。”村民王大叔细数着村里的变化。这些变化离不开后盾单位的倾力帮扶。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作为老巴村后盾单位,已先后派驻了5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工作队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投入帮扶资金和物资,截至2025年11月,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资金144.5万元,捐赠物资21.5万元,消费帮扶15万元。该村通过统筹专项衔接资金、第一书记经费等,推动排水沟、茶叶产业基地便道、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等一系列惠民项目落地建设。同时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开展“爱心义剪”、“爱心支教”等关爱“一老一小”活动,对特殊群体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驻村工作队正在帮助农户抢收稻谷。陈立志 摄


上一篇: 凝心聚力“两个覆盖” 激活新兴领域“红色引擎” 下一篇:八江镇:抓党建明思路 兴产业强经济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主办 | 三江县委组织部承办│电话:2825584 | 地址:柳州市文昌路66号│邮编:545006 | 桂ICP备2021006142号-5 | 桂公网安备 45022602000010号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