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换届风气监督 三江动态 侗乡党建 人才工作 干部工作 远教课堂 三江组工 理论研究 侗乡党旗红
  当前位置:首页 >> 侗乡党建 >> 文章内容
 站内搜索
最新新闻
· 县委书记贺莹为三江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授课
· 【网络中国节·重阳】重阳慰问老干部 共话侗乡新发展
· 林溪镇枫木村:小蜜蜂酿出乡村振兴“甜蜜”路
· 和平乡:聚焦“三个三”工作法 共建和美新乡村
· 【学习身边榜样】扎根侗寨践初心 三措并举促振兴——记全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莫家梦
· 驻村工作“接着干” 做好服务“齐点赞” ——梅林乡梅林村驻村工作纪实
· “红马甲”扎根苗乡 “金扁担”挑起振兴
· 2025年县直机关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班开班
· 古宜镇:党建引领“五心”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党建引领聚活力 村民变身“代言人”
热点新闻
· 【网络中国节•清明节】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 湘桂黔三省(区)四县共商平安边界建设 着力打造省际平安边界样板区
· 支部当主角 唱响产业振兴“重头戏”
· 广西首批!丹洲村荣获自治区级“金字招牌”
· 郭善习深入程村乡开展春季走访慰问工作
· 县委县直机关工委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宣讲报告会
· 三江县委党校召开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暨清廉机关工作部署会
八江镇:抓党建明思路 兴产业强经济
 
发布日期:2025-10-10 | 来源:八江镇 | 作者:吴玮暇

“以前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现在捧着绿叶子数票子!”茶农吴大姐笑容灿烂说道。走进八江镇,青翠茶垄连绵起伏,特色种养基地生机勃勃……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的活力。这一蝶变,正是八江镇深化党建引领,以产业振兴撬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八江镇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聚焦产业扩量提质,探索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新路径,因地制宜发展多元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增效与群众增收,成功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先后荣获全国农业产业示范乡镇、中国名茶之乡、首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茶叶)等“国字号”荣誉。


八江镇布央村航拍。龚普康 摄

01
党旗领航,把好产业发展“方向盘”


“如今在基地务工,加上土地租金和集体分红,收入比过去翻了两倍不止呢!”马胖村土鸡养殖基地里,莫大姐爽朗的笑道。这份喜悦背后,是八江镇构建的“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党员示范”三级联动体系持续发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的真实写照。


八江镇名优特色农产品产供销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现场。王县文 摄


镇党委当好“掌舵人”,联合14个村党组织召开30余场产业专题会议,立足各村资源禀赋,集思广益、凝聚共识,量身定制14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规划,同时搭建“党支部+企业+农户”平台,成功引进3家企业落地,引资超2200万元。

村党组织冲锋一线,深挖资源,找准发展路子。马胖村党总支部带领村民发展林下土鸡养殖,年出栏3500多羽、创收27万元;岩脚村党总支部盘活闲置资产,办集体茶厂,带动12户农户就近就业,年均增加村集体收入7万元……这样的变化在各村不断涌现,让“支部引领”不再是一句口号。

党员化身为群众“纽带”。华强农业党支部书记吴国军依托企业优势,带领村民种植早春茶、发展稻渔共生产业,助力8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1万余元。如今,全镇已培育100余名产业“领头雁”,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格局,为产业发展注入先锋力量。

02
实干破局,厚植产业发展“源动力”


产业兴农,实干为要。全镇攥紧实干之拳,锚定“做强优势、做精特色、做优集群”目标,以务实举措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聚焦“两茶”产业优势,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建设“茶园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推动种植、加工、品牌全链条升级。“过去制茶全凭经验和手感,现在有了科技支撑,效益提升了不少!”茶农老杨操作着智能炒茶机感慨道。目前,全镇“两茶”种植面积达9万亩,综合产值突破2亿元,成为富民支柱产业。

“咱这地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产业也得各显神通!”正如一位老支书所言,八江镇把因地制宜作为发展产业的核心引擎,在镇党委科学规划和精准扶持下,“马胖香鸡”、“八斗赤松茸”、“福田辣椒”等特色品牌竞相涌现,成功构建起“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格局。


八江镇黑木耳菌棒种植基地。杨用淑 摄

为做优产业集群,八江镇还着力构建多元化发展格局。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成食用菌、中草药等产业基地22个,产值超5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另外,田间“稻菌轮作”无缝衔接,林下“作物套种”生机盎然,2000余亩“以短养长”模式,让产业富民效益持续叠加。

03
创新突围,增添产业发展“新引擎”


筑牢产业根基后,八江镇党委以创新驱动发展,启动“抱团联建、产业联兴、数字联营”三维引擎,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前各村单打独斗,现在抱团取暖,力量大多了!”望着公司日益增长的业绩单,镇党委书记覃苏倍感振奋。作为全县首个镇级村集体经济服务平台,该公司创新构建“1+3+N”运营模式,采用“以镇带村、以强带弱”机制,2025年以来实现营业额突破4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布央村侗族茶文化研学基地里,孩子们围坐火塘学炒茶制茶。“既能学知识,又能感受侗族风情,孩子玩得都不想走!”现场一位家长边拍摄边赞叹。该村牵头联动马胖村农耕体验区、塘水村电商直播基地,深耕“民族文化+非遗传承”特色,成功打造“农文旅教”四位一体研学体系,2024年累计吸引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0万元。


八江镇农产品在中国电信三江分公司营业厅智慧助农平台展销。杨陶具 摄

该镇还积极拥抱数字经济,与中国电信三江分公司携手打造“云端销售+社区直供+团购配送”智慧助农新模式,带动村民线上增收超5万元。“以前愁销路,现在订单追着跑!”种植户杨大哥看着手机里的订单喜上眉梢。与此同时,新建的2处数字农业系统,结合日趋完善的包装、品牌和物流体系,正推动八江农产品加速飞向全国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红马甲”扎根苗乡 “金扁担”挑起振兴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主办 | 三江县委组织部承办│电话:2825584 | 地址:柳州市文昌路66号│邮编:545006 | 桂ICP备2021006142号-5 | 桂公网安备 45022602000010号
中共柳州市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