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柳北区解放街道党工委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党内关爱资金短缺的现状,组织党员干部集思广益,探索出设立“党员快捷服务资金”的办法,为长期关心和支持社区建设的辖区困难党员给予及时快捷服务,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不少群众对解放街道的创举纷纷称赞说:“党员快捷服务资金,架起了党内关爱‘连心桥’”。
党员快捷服务资金,为扶贫帮困注入“源头活水”
解放街道下辖9个社区、共有70个党支部,1790名在册党员,其中85%以上都是退休的老党员,再加上街道地处市中心老城区,企业改制下岗的党员比其他街道要多,因此下岗失业、因病致贫、意外致贫的生活困难党员占了一定的比例。虽然每年的春节、“七一”等节日,上级相关部门会对部分困难党员进行慰问,但由于资金、名额及相关条件的限制,这对于困难党员群体来说,仍然只是“杯水车薪”,无法跳出向上级部门“等”“靠”“要”来扶贫帮困的瓶颈。
解放街道党工委知道资金短缺的现实无法回避,但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燃眉之急更是无法回避。如何打破瓶颈,让党员关爱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持续开展下去?街道党工委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听取汇集众人意见,决定设置“党员快捷服务资金”,为党员关爱活动的资金来源在“源头”上注入 “活水”。为让基金不断有“活水”注入,除了向上级部门申请部分经费外,街道每年都会划拨一部分办公经费充实资金,同时,还会不定期组织辖区企业、社会团体、“两新”组织等捐款,并在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以及9个社区的政务服务中心门口贴上捐款倡议书和设置“爱心捐款箱”,号召前来街道、社区办事的居民捐献爱心。通过四项举措,保障资金长期“不断流”,长久为辖区困难党员“造血”、“输血”。4月30日下午,解放街道在八一路北站三角地广场进行了一次公开募捐,在职党员、机关进社区党员以及辖区部分党支部、“两新”党组织等纷纷慷慨解囊。不少当时路过三角地的居民看到党员纷纷献爱心,也加入了捐款的行列,一位名叫刘子仪的白发老人,今年已经89岁高龄,是柳州市粮食局的一名离休干部,刚好路过此处,听说捐款是为了帮助困难党员,杵着拐杖的他颤抖着拿出钱包,把自己的“爱心”投进了捐款箱,他说:“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伸出援手,我们有困难时别人才不会袖手旁观。”当天的募捐筹集到善款12000多元。
党员快捷服务资金,为困难党员“快捷服务”
家住在跃进路东一巷129号的东麟社区支部书记张荣光老人今年75岁,热心社区公益事业,两个儿子均无固定工作,一家5口全部靠他的退休工资生活,此外,他还要供两个孙子上大学。近来他的心脑血管疾病又犯了,想到医院抓些中药,奈何囊中羞涩,竟拿不出一分“闲钱”。社区工作人员了解他的情况后,立即为他申请了资金,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定超专程为他送来了200元关爱资金,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瑞泰社区60多岁的韦通全老人,几年前因脑血栓瘫痪不能下床,他和妻子都是下岗工人,妻子要照顾他也不方便出门找活干,没有固定的收入,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瑞泰社区工作人员知道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为他们申请救助。街道在收到救助申请后,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3天后,夫妻二人就收到了党员快捷服务资金200元,令长期卧病在床的韦通全感动得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说:“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救助金,社区党组织的关怀好暖心啊!”
为了让党员快捷服务资金真正 “快捷服务”困难党员,街道党工委“简化”了申报手续,需要申请救助的困难党员,只需到所在社区(单位)党组织提交救助申请,就能得到及时帮助,省去了以往帮困申请的复杂手续,实现了快捷服务功能。欣发社区党总支书记张燕说道,以前救助资金少、困难党员名额多,很多困难党员申报了几年都还没通过,有时候因为资金没有到位,我们社区还需要自己先垫钱去帮助他们,长期以往,不但群众有意见,我们的服务热情也受到打击,现在有了党员快捷服务资金,我们至少多了一些“自主权”,“僧多粥少”的局面有望改善,服务群众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
当然,尽管申报手续“简化”,但审核程序却不打“马虎眼”,社区申请表上交街道后,街道还要与社区对申报人员进行实地调查是否符合条件。保证“党员快捷服务资金”既方便申请救助的困难党员,又防止出现“浑水摸鱼”,让“党员快捷服务资金”安分守己,发挥实效。
党员快捷服务资金,架好“连心桥”实现“三提高”
解放街道的“党员快捷服务资金资金”设立后,其快捷的服务不仅及时缓解困难党员的燃眉之急,其融融暖流无形中架起了街道、社区与党员、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的“连心桥”,促进了辖区共建,取得了“两个提高”的社会效应。
一是提高了辖区单位以及群众对街道、社区建设的关注度。“党员快捷服务资金”关爱平台,把长期关注并热心投入街道、社区建设的困难党员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有贡献的困难党员当做优先帮助的对象,一来确实帮助了一大批生活困难的党员,二来也提高了辖区党员关注街道社区建设的热情,促进了街道、社区的和谐发展。过去开展街道、社区活动,群众参与的热情不是很高,如今,大家通过党员快捷服务资金这个平台捐款撒播爱心、扶贫帮困,花自己的钱,自然更加关注街道、社区把钱花在了哪里、花得合不合理,如此一来,党员快捷服务资金便成了大家关注街道、社区建设的“切入点”。
二是提高了街道、社区服务群众的效率。解放街道辖区内中小企业、社会团体、“两新”组织居多,开展慈善、公益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此前是企业或单位自发行动、各自出击,慈善、公益行为虽然密集却往往因为规模小而流于琐碎,“点对点”帮扶多、覆盖面窄小;如今,随着街道党员快捷服务资金的发展,慈善行动有了组织者和引领者,慈善活动的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慈善的力量加紧集中,可以更加高效、快捷地帮助群众、服务群众。
三是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受助对象的归属感。关爱困难党员活动的有效开展,充分尊重了基层党员的权利,体现了党的光荣传统,较为妥善地帮助一批困难党员解决了现实困难,探索出一条落实关爱党员制度的新路子。同时,广大基层党组织和普通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在党内外营造出了良好的扶危帮困氛围,逐步增强了党内团结。党员快捷服务资金帮扶活动,不仅吸引了机关党组织的党员,也吸引了非公制企业党组织的党员参与其中,大家不分你我、不问身份,彼此增加了了解和增进了友谊。更为可贵的是,团结友爱的作风在辖区内得到了体现。正如老党员韦通全的妻子所说:“200块钱远远抵不上治病花费的医药费,但确实让我们感觉到上级党组织在想着我们这些老党员。”
(区实践办:沈建平,解放街道: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