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其出发点是要党员、干部多到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倾听民意、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努力把各项工作谋划好、推动好,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要“身入”基层“心至”群众,让调查研究“走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落脚点,也是补齐民生短板、解决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的“最后一公里”。调查研究离开了基层,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把基层作为调查研究的“主战场”,带着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真情,去调查研究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了解群众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回应群众所急所盼,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要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李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记者会上强调:“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在对基层一线的调查研究中,要耐住性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求智于民、求教于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
二、要下“苦功夫”啃“硬骨头”,让调查研究“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做调查研究时,“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啃硬骨”“通梗阻”,紧盯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走访、考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勤于思考分析问题、找到症结破解难题,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稳去,让惠及民生的各项工作实起来,让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调查研究要把发现解决突出问题作为重要标准,带着问题“调”、探寻原因“查”、剖析问题“研”、解决问题“究”,真正把认识和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一口一口啃掉“硬骨头”,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通过调查研究着力破解经济发展、乡村产业、乡村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制约性问题。
三、要戒“调研秀”做“真调研”,让调查研究“走深”
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后来他进一步指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把调查研究做“真”,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为的是了解基层最真实的情况,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也不是“走秀互动”,更不是预设观点、按需求证。要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材料、访问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调研,更要有“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调研方式,真正做到只看实地情况、只听群众真话、只为群众办实事。调查研究工作既重在“调查”,更重在“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抓住实事求是这个“牛鼻子”,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领域,将调查“准星”对准各项工作“靶心”,把握重点、看到难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深入研究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不断提升“庖丁解牛”的分析能力,将调查中梳理的问题、形成的思路、总结的经验分析准、研究透,切实做到“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不断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作者:鹿寨县委组织部 韦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