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取消和下放58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67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将82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简政放权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政府将自己“有形的手”放下,勇于舍弃眼前的一些“好处”,市场把“无形的手”接上,激发企业和社会的活力。
行政审批、许可和认定,作为现代国家管理的重要手段,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地运用于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国家对社会经济和其他事务的宏观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保障公共安全;有利于保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然而,原先的行政审批制度这一“有形的手”,已愈来愈同新时期的经济运行发生冲突,沿用原计划经济体制下漫无边界的审批范围,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妨碍了有序市场体系的形成,也难怪有人将其称为“审批经济”、“管制经济”。
政府“有形的手”管得过宽过多需要放下,但简政放权不仅是“删繁就简”,只要有利于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存在需要审批的事项,经严格审查后,也可适当增设,绝不能因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而弱化行政管理职能,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此更不能搞成应急性的“减量型改革”,仅在数字上玩游戏,而需从制度创新和确立行政审批的价值取向上,提高相应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在简政放权这个过程中要有序衔接,政府部门应做好“放管”结合。持久不懈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对自身的更高要求,更是对市场经济、对人民生活的负责态度。(柳北区网友吴柳泉)